第208章(1 / 2)

李招弟忙把淑惠抱出去,红着眼交给宋腊梅,转身进屋了。

徐氏与杜巧娘便陪着宋腊梅离开,剩下的事交给男人们去办。

喜月在铺中坐着,听到她们回来的声音,忙迎出去。

看到大姐抱着淑惠,终是放下心来。

和离嫁妆是要搬回娘家的,李家这番大动静,巷口围了一堆人,说什么的都有。

拉着家具回村,村里人也惊掉下巴,同样议论纷纷,腊梅当真和离了?!

虽早有议论,但真到这一天,大家伙又觉得不可思议了。

纷纷道男子有点花花事,并非不能原谅,腊梅就是太想不开了。

和离,被休都是丑事,燕子和宋大宝过成那样,都没有闹和离。

她在李家不愁吃不愁喝,就是李庆有纳个小妾,也不影响啥。

为什么非得要和离呢?

难不成是被李家休弃的?

难不成那妓子肚子怀的是男娃?

所以才不要淑惠,也不要腊梅了。

妇人们觉得很有道理,对宋腊梅同情不已。

喜月跟着回村,听徐氏忧愁腊梅以后如何过日子,站出来说:“就让大姐去铺里做活,我给开工钱。”

两家的日子过的都不差,她们娘俩是能养活的,且李家还给了十两银子,也能过活一些时间。

徐氏担忧的不是没饭吃,是她以后的人生大事。

只是才和离,稍稍说两句,便忍住没有再说下去了。

喜月回去镇上时,欢儿正横眉怒目跟郑婆子吵嘴:

“你到底是想打听什么?我大姐就是和离了,李家的笑话任你看,你还不心满意足吗?还来这戳人心窝子。”

第129章 长久之战

郑婆子跟李家有矛盾,听说李庆有和离心里自然舒爽。

为何淑惠会跟宋腊梅,镇上的人议论纷纷,没个准确消息。

人老嘴长,她心里好奇,就找来糕点铺。

喜月回村了,欢儿守着铺子,她不像喜月圆滑,郑婆子几句话就说的她大动肝火,一时没忍住就吵了起来。

郑婆子见喜月过来,冤枉的不行:“我是好心好意为你们大姐说话,她反倒说我诚心来看笑话,咱街坊邻居处这些日子,我是这样的人吗?”

欢儿气急:“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清楚,我大姐要不要淑惠凭什么轮着你来说道?”

喜月拦在她前面,笑着与郑婆子说:“我二姐性子直爽,就是这个脾气,许是误会了你,别介意。”

开着铺子能不得罪人,就最好不得罪,且郑婆子这般记仇,得罪她没什么好处。

她既说是误会,郑婆子也不好揪着不放。

朝围着的邻居还有路人,解释道:“我来是买糕的,你看糕还在手里,我不过就是问了句她们大姐的事,她们大姐和离了,娃跟了她,你们说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群人围着她,听她说和离的事。

欢儿没好气的白她一眼,小声朝喜月抱怨:“她怎么不敲锣打鼓的去宣扬,十里八乡都要让她传遍了。”

喜月扯住她,安慰的朝她笑笑:“她就是不宣扬,十里八乡也早晚会知道。”

时下和离的少,一个镇子都找不出几个,但凡出了这么一件事,能传的很远很广。

欢儿明白,却看不惯郑婆子在铺子前说道,怕忍不住再跟她吵,扭身回灶房做活去了。

“我就说她们大姐带着娃以后不好说亲,她就恼上我了,跟我吵……。”

袁婆子撇了一下嘴,插话道:“她还是个孩子呢,年轻不懂事,你一把年纪跟她计较什么。”

眼见人越围越多,喜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