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不割到身上不觉得疼,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你以为把淑惠留在李家会让她受委屈,实际上她跟着你才是真正的吃苦受难。”
“你怕李家人会委屈淑惠,那你怎么能信没血缘的人会善待她,这不是个笑话吗?”
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些话是在理的。
宋腊梅信心被击溃,开始怀疑起自已做的究竟是对还是错。
只是一想到不要淑惠,她心如刀绞。
她做不到。
宋常贵也是为她打算,大哥说的对,不是一味纵着她才是为她好。
杜巧娘在旁边默不作声,她是个后娘,多说多错。
而且也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对。
只能任他们父女折腾。
留在家里,她不嫌弃。
送回淑惠,也能理解。
“我给你一夜的时间好好想想,明日一早把淑惠送回去,也不用替他隐着瞒着,到时还成你的不是。”
宋常贵忍着心疼,不再多看宋腊梅一眼,起身出了屋。
宋腊梅哭成泪人。
杜巧娘不忍,可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叹一声出去做晚饭。
宋腊梅是没胃口用晚饭的。
她这个样子宋常贵十分难受,送回淑惠的决心也摇摆不定起来。
第124章 不愿高攀
当夜,宋常贵问杜巧娘的意见。
杜巧娘抚着身边小床上的圆月,回道:“谁要敢跟我抢圆月,我就敢拼命。”
几个月的奶娃子,当娘的最是疼惜的时候,没有人会狠心舍弃。
宋常贵沉默了。
次日里,并没有强逼着把淑惠送回去。
他原本就是这样的性子,好不容易硬气一回,也不过是被大哥那些话激的。
杜巧娘那样一说,他就犹豫了。
这事就搁置了下去。
也真真印证了,没有父母能赢过孩子。
到四月下旬,地里麦黄一片,夏收将要开始了。
李家人有了借口,骗自已也好,骗邻居也罢,只当宋腊梅帮娘家做活才没能回去。
同样的,宋常贵也想着农忙过后,再来解决这事。
日子一久,有时候他就在想不过一个奶娃子,家里养着便是。
何必非要伤闺女的心。
她亲娘早早过世,打小就可怜,又碰上这样的事,真怕逼的太过,腊梅会做出傻事。
到时可就后悔莫及。
在心里把李庆有骂了一遍又一遍,待事情捅出来后,定要好好收拾他一顿。
以解心中这股怨恨之气。
夏收之时,学堂放半个月田假。
因端午将至,学子们提早送夫子端午节礼,喜月铺里比寻常要忙些。
她二人做活利索,也不需要人帮忙,卖糕做糕安排的井井有条。
沈易安一个人来买糕,举止端的十分正派。
然而喜月一见他,就想起他搞怪的样子,忍不住想笑。
沈易安露出灿烂的笑脸,许是觉得不妥,又收了笑容,一本正经的要了两样糕,各一斤。
他越是极力表现正常,样子越是滑稽,喜月低头忍笑着包糕。
这些日子没见到沈婆子,递糕过去的时候问她可好。
沈易安笑着回道:“阿奶很好,有时候念起你们,也说好久没见到了。”
接了清乐坊的活,喜月只集市卖糕,就连仙女湖都去的少了。
好久不曾走街串巷卖糕,也就不曾见过沈婆子。
得知她很好,也就放心了:“帮我给她老人家带个好。”
沈易安自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