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缘份,娘多个闺女,少桩伤心事,你多个娘,多个家,两全齐美的大好事。”
做着活,说着话,二人亲近许多。
猪肉白水里煮了切成骨牌块大小摆在盘里,干枣和绿豆糕也装碟。
桌凳还没来得及做,杨应和就拿来一块木板,把灵位牌摆上。
供品摆在地上。
他带头跪下,未语泪先流。
平复一会才说道:“爹、阿奶、阿爷,我们搬家了,不在原先的同江县,这是里是临安城落仙镇桃花村,你们要记牢,来这里看我们。”
杜巧娘接话道:“爹娘,老头子,得你们保佑一家子都逃了出来,你们放心,我会护着他们好好过日子。”
“再求你们保佑,让这个家顺顺利利的,无病无灾。”
再就是没有牌位的,都拉出来说一通。
提到欢娘,杜巧娘流着泪:“定是你不舍得姐姐难过,化身欢儿来到我身边,你的心意姐姐懂,我会疼爱她,就跟疼你一样。”
香纸燃起,喜月轻轻语:“各位长辈保佑我们一家子日子越过越好,不争吵不分开。”
欢儿则在心里说:“阿奶你就放心去吧,我有了新的家人,不要再担心我。”
“他们对我很好,我会努力把日子过好。”
赵春兰哭成泪人:“你们得保佑家人们都活的好好地,早点来找我们。”
祭拜过后,四块糕点分给四个小的。
喜月掰一半给赵春兰,硬要塞给她吃。
赵春兰又抱着她哭了一场。
欢儿分给杜巧娘。
阿圆看爹没有,没有犹豫把自已的糕递到他嘴边。
杨应和心化成一汪糖水,从里甜到外。
正吃的香甜的石头就觉得后脖子一凉。
第9章 内有隐情
又过两日,终于院墙围成,赵春兰荷包里的银子,也只剩下不到二两。
愁的她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用过早饭,杨应和叫上几个村里人,去北山挑砍木料。
念叨着又要花去百文,赵春兰和杜巧娘翻着后院的地。
犯愁,菜籽也要买。
赵春兰家是乡下的,农活还是会做的。
杜巧娘一直在镇上生活,长这么大,使锄头还是头一回。
动作有些笨拙。
掌握不住诀窍,只会使蛮力。
赵春兰倒不知道该羡慕她命好,还是该嫌弃她笨手笨脚。
不过她能支把手,已经很好。
石头和阿圆去找村里小娃玩。
喜月和欢儿去树林里捡柴。
徐氏笑吟吟过来,没看到院里有人,扬声喊问:“家里有人吗?”
院门和屋门都没装,她就没进去,站在院门外喊。
赵春兰放下手中活,从过道出来,一见徐氏笑起来:“大娘直接进来,我们在后院翻地呢。”
“这家里连坐的凳子都没有,大娘见谅。”
徐氏不在意的笑笑:“后院可是要种菜?我想着你们没菜种,给你们带些萝卜白菜籽来。”
说着话朝后院走,她递给赵春兰两个小油纸包。
赵春兰没有立即去接,笑着道:“大娘这怎么好白要?”
“自家弄来的,又不用花什么钱,快拿着。”
杜巧娘听是菜种,笑着与她客套:“不花钱花工夫,真是太谢谢嫂子,白要你这些东西,我们都难为情。”
“这有啥,你们别太外道,乡里乡亲互相帮一把,过日子不就这样。”
见她们停下来,徐氏又道:“你们自管做活,我这人就是喜欢与人叙两句,你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