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寻人之事,木兰就要回去当差。
一步三回头的进去,喜月皱眉咬唇,心道得想法子尽快赎她出来。
回去后也没与家人提,把银子锁去衣裳箱子。
家里成天有人,绝对不会被贼偷去。
果然如喜月所想,次日用过早饭杜巧娘抱着圆月,和宋常贵、宋大江一道来了镇上。
看到糕点铺的木屋子,不住夸杨应和手艺好。
她来是为搭烤炉,来时一路上大致说过建法,宋大江和宋常贵过来就忙活起来。
杨应和也停下木活搭把手。
烤炉就挨着灶房搭,三个人搭的很快,小半天就垒出下面的烧火灶。
灶口安上铁皮,届时不让热气往外散。
再往上,就要垒烤洞,二尺多长,一尺多高,一高一低间隔两层,四周贴上铁皮。
洞口亦装有铁皮。
这烤炉光用铁都花去二两银子。
喜月手中已经没钱,这银子是向宋常贵借的,等以后赚到银子,定是要还回去的。
大半日功夫,灶炉搭成,接下来就是收尾工作,接烟囱,垒土墙。
晒的差不多还要搭间小房子出来,以防淋雨。
杜巧娘在房里喂圆月吃奶,与喜月说着做糕的事,如今该置办的已经置办起来。
花这些银子出去,她带个圆月不方便过来,二人要用心把生意做起来。
村里人那些话到底还是传到她耳中,轻声道:“你们宋叔不容易,出力出钱还被村里人说,等你们挣到钱,可别忘记孝敬他。”
喜月点头:“到时就让他们看看,咱是不是那种算计的人。”
这话题母女两人也没多说,转头说起做糕的事,杜家先前做的糕种类极多。
轻轻松松都能说出上十种。
如今守着铺子也能做糕,慢慢添些新糕出来,时日一久总能攒下熟客。
喜月的目标是仙女湖那些富人家,所以这糕不光要种类多,还要做的好看且精致。
杜巧娘只能尽力把自已会的教给她,其它只能靠她钻研。
末了又小声问起木铺生意,喜月摇摇头,铺子开张两天,只隔壁人家买去两条长凳。
闻言杜巧娘叹一声:“木铺生意想做起来,比你卖糕还难。”
逢年过节,糕点是必要物,多多少少总会有几个生意。
木铺可就难了,不是熟人,人家不信任,打家具这样的活很难接到。
单靠卖也是艰难,镇上原就有木铺,想从他们手中抢客可不容易。
大哥埋头做活,只字不提这烦心事,喜月帮不上忙,刻意不去问。
倒把讨狗这事说出来:“我看大哥多是忘了。”
第71章 山楂糕
清早,喜月一手挎着食盒,一手拎着小竹桌去集市。
路过布铺,笑着与周娘子打招呼。
周娘子笑着调侃:“小杨掌柜,都开了铺子还要摆摊,可真是能干又勤快。”
喜月笑着奉承:“若像周娘子坐在铺里客也似流水般进门,我哪还要去摆摊。”
“难怪你家糕甜,感情是做糕的人嘴更甜。”
笑着打趣两句,周娘子照例买几块桂花糕,喜月帮她摆去盘里。
待出门撞见一细高身量,长相清秀的妇人进来,眉头微蹙。
周娘子笑着喊她沈娘子,喜月笑笑离去,没有听到身后两人的对话。
那叫沈娘子的对她刚刚投来的笑,并没有回应。
瞥一眼喜月离开的方向,问:“这是经常街上卖糕的杨家姑娘?”
周娘子微微错愕,随后笑道:“你也知道她?糕做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