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书立在殿门阶下,听得此话,心下暗急,悄然偏头。

朝高福顺投去一个快想办法的眼色,眼底急色难掩。

高福顺接到信号,拂尘一摆,悠然往前踏出一步,语气虽轻,声声却落地有声。

“哎呀,这可真真叫咱家为难了。”

“太后娘娘的慈心,人人敬仰,只是前些日子太后还身染风寒,才刚好转些。”

“如今宫里疫气未平,若是两个小皇嗣去了慈宁宫,岂不是又叫太后操心劳神?”

他话未说尽,却已暗藏利害之意。

语毕,见芷兰面色微变,便乘势一笑,继续说道。

“今儿皇上还念叨着,这几日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说太后年岁渐高,他身为儿子,该尽孝心。”

“既如此,不若芷兰姑姑先回去,回禀太后娘娘,说这边两个小主子暂安无恙,由宫人照料得妥当。”

“等过些日子,疫事平息、太后龙体安康,到时候再叫宜妃带着小皇嗣过去,不是正合情理?”

这一番话进退有度,句句打在关键处。

一则拿出太后身体为由,二则搬出皇上亲口之言。

三则以“日后恭迎”为缓兵之策,看似皆为体恤,实则寸寸防守。

芷兰神色复杂,眉头紧蹙,显然陷入天人交战之中。

她到底是宫中老人,太后近前红人,却也不敢擅动皇嗣安危。

若皇上真醒着,甚至已有旨意,那她一意孤行,便是僭越。

空气中一时无声,只闻风卷衣角,帘帐猎猎作响,似在催促抉择。

良久,芷兰终于收回目光,扫过碧书,又望向高福顺,语气平静。

“既然如此,我便先去慈宁宫回禀一声。”

“这两个小主子之事,既是皇上也记挂着,那便待太后与陛下商议妥当,再做定夺。”

她话音未落,已转身抬手,示意身后众人。

“走吧。”

几名嬷嬷与内监皆躬身应是,随即有序而退。

风中拂过银灰宫装,玉钗叮当微响,渐行渐远。

直到众人身影消没在回廊尽头,碧书方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转头看向高福顺,神色凝重,眼中多了一抹感激:

“多谢高公公。”

高福顺却只是摆摆手,语气轻松。

等周围围观的宫人都回到了岗位上,各司其职,高福安这才压低嗓子说。

“你也小心着点,这事儿不算完。芷兰不是容易糊弄的,保不齐明天就杀个回马枪。”

碧书一惊,脱口而出。

“不是说皇上醒了么?”

高福顺神情微动,左右看了眼,压低了嗓子,摇了摇头,语气凝重。

“唉……皇上醒没醒,咱家也不敢断言。”

碧书脸色瞬变,心中一紧,几乎要脱口再问,却被高福顺抬手制止。他面色微沉,声音越发低了几分。

“你我都清楚,这节骨眼上一句话说错,脑袋都不保。”

他咬了咬牙,目光一闪,沉声道:

“不如这样……咱家去想法子周旋,宫门这边你守紧些,别让人随意进出。”

想了想,高福顺咬牙道。

“还是不妥,不如你这样......”

而此时,芷兰已然回至慈宁宫。

殿内香烟袅袅,太后正倚在榻上小憩,闻得帘响,缓缓睁眼。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大皇子呢?”

芷兰脚步微顿,抬眼望去,太后眉头舒展,眼中却带着一丝困意未散。

她垂首行礼,声音不高,却难掩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