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语气平缓,字字清晰,却听得人心头发凉。
碧书这时已至殿前,掀帘而出,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平和神情,朝芷兰盈盈一礼。
“芷兰姑姑怎么来了?这天色都要黑了,外头风凉,姑姑何必这时来寒宫受冻?”
芷兰眼神未动,淡淡开口。
“宜妃娘娘如今正在养心殿侍疾,太后念着两个小皇嗣无人照料。”
“特命我来接他们前去慈宁宫抚养一段时日。”
说完,她手一抬,身后一名内监恭敬地捧出一封朱红封口的懿旨。
碧书眉头微挑,神情恭敬中夹着一丝无形的抗拒。
“太后娘娘一番慈心,自然是感激的。”
“只是两个小主子一向黏着娘娘,若是忽然带走,怕是要哭闹不休,惊扰太后清净,岂非不美?”
芷兰一言不发,只站着,眼神在她脸上静静打量。
片刻后,她声音不急不缓。
“两个孩子不过哭闹几声怕什么?太后既发了懿旨,便是想为他们好。你这做奴才的,莫非还要多嘴?”
“奴婢不敢。”
碧书低头退一步,语调却愈发镇定。
“只是这疫疾凶险,娘娘为了陛下,已孤身入养心殿,身负重责。”
“而凝华宫若在此时生出动荡,娘娘那边也必然挂心。”
“若是叫皇上知道了,必然也要忧心。”
“且宫里眼下人人自危,内廷封闭,外出之人皆需过淬火熏衣,如何带两个年幼的孩子外出穿宫?”
“姑姑既是知礼之人,也应当体恤娘娘的苦心。”
芷兰面色不变,眼神却已渐寒。
“大胆!我问你一句,你这是要违抗太后懿旨吗?”
她的语调平静,听不出喜怒,可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却骤然加重。
仿佛下一句若再言不合,便可治你以下犯上之罪。
碧书目光如水,眼帘微垂,唇边依旧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奴婢自不敢。”
她徐徐开口。
“但太后娘娘体恤宫人,一向宽厚仁德。”
“必不会愿意因一纸懿旨,反倒让两个孩子在疫病之时奔波惊扰。”
“再者,娘娘临行前有言,凝华宫内一应事务皆由奴婢主事。”
“没有宜妃娘娘的准许,小主子们若出了事,奴婢罪责难逃,连累娘娘,那才是逆了太后恩典。”
芷兰盯着她看了片刻,冷冷一笑。
“好一个伶牙俐齿”
“奴婢不敢巧言,只盼姑姑宽容。”
碧书微微躬身。
“芷兰姑姑,您先回慈宁宫复命,就说凝华宫小主子身子尚弱,等疫事平稳些。”
“奴婢再恭送两个小主子前往,到时候也不叫太后娘娘忧心。”
芷兰看她神情从容、言辞恳切,脸色虽未有波动,却已微露不悦。
“我今日是奉太后懿旨来接人的,不是来听你在这里讲理。”
她抬手往后一指:“懿旨在此,你若执意不允,便是抗旨,你想清楚。”
碧书身形未动,脸上笑意敛去半分,声音一字一顿。
“奴婢明白。但皇嗣之事,非同小可,若有一丁点差池,便是欺君。”
“奴婢不敢轻易放人,还请姑姑体谅。”
空气在两人之间凝结,仿佛连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门后,碧画抱着小主子们悄悄听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殿门前,两列宫人对峙而立,寒风中衣袂猎猎,一时间风起云动,杀气暗藏。
“哎哟,今儿这凝华宫可真是热闹的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