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燕燕道:“托大人的福,这一路都不曾遇到什么麻烦,只是江西流民甚多,看得人于心不忍。”

谈璓闻言叹息一声,道:“日前江西巡抚还向江浙两省借粮,也不知这借去的粮食能否用于正途。”

燕燕道:“大人放心,他们也不敢全贪了,总有两三成能到灾民肚子里罢。”

谈璓知道她说的差不多就是实情,恼怒这帮人贪婪至此,全不顾百姓死活,也无可奈何,只是叹气。

两人走上石阶,来到小楼正门前,两旁绢红灯笼已经点起,黑漆匾额上金漆隶书观鱼阁三个字熠熠生辉。

谈璓抬头看着,道:“此处观鱼二字很是应景。”

燕燕道:“原先叫烟波阁,我嫌俗气,便叫人改了。这是我家收藏字画的地方,知道大人深好此道,便请你来看看。”

两人步入阁中,李松踌躇片刻,自觉地没有跟进去。

商贾之家,谈璓原不承望能看见什么好东西,上回在祝家,祝老爷献宝似地拿出一幅《春牧图》,他一看便是伪作。只因燕燕与旁人不同,闻言便有几分期待。

却没想到阁中墨香萦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行草楷书,细看之下,无一不是名家真迹。且分门别类,摆列整齐,一丝不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学士的书房。

正暗自诧异,目光一瞥,看见那册原本要送给他的《怀素帖》就挂在架子上,不由走近了欣赏。

燕燕笑道:“大人喜欢便带回去罢。”

谈璓道:“喜欢一件东西,也未必要占为己有。”

燕燕道:“倘若我要把它送给目不识丁的莽夫粗汉,大人还会这么想么?”

谈璓一时语塞,真要是那样,自己当然舍不得。

“我相信夫人也是惜宝之人,不会这么做。”

“那可未必,我是个商人,商人眼里只有钱。”

谈璓笑道:“夫人勿要妄自菲薄,我从未见过哪个商人如此精通丹青书法。”

这话很有试探的意味,燕燕却不接茬,转移话题道:“听说大人为了账本之事闷闷不乐?”

谈璓默然片刻,道:“谁告诉你的?”

燕燕不答,道:“童党盘根错节,已非一日,以大人如今的身份地位决计撬不动。还望大人保重自身,日后必能平步青云,大权在握,到那时再算这笔账不迟。”

谈璓恍然明白,她是为了这话才请他来此,她在担心他的举动引来童党的打击报复。

她深知官场之凶险,唯恐他不知道,遭人暗害。

他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担心虽则多余,却像一股暖风吹进心房,极是受用,不由柔声道:“多谢夫人的忠告,我明白。但愿真能有那一日,还百姓一个公道。”

他这双眼睛实在生得好看,在公堂上明若秋水,在此时温情脉脉,更叫人心动。

燕燕情不自禁,轻启唇,叫了一声如星。

谈璓微微一怔,转过头去看住边上的一幅《女史箴图》,抿了抿唇,也叫她一声:“燕燕。”

燕燕满心欢喜,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唇边漾开笑意。她过去并不知道,一个亲昵的称谓即便并非自己真名,亦能如此叫人欢喜。

旁边灯枝璀璨,她这低头一笑,落在谈璓眼角余光中,真是不胜娇羞。

两人一时都不说话,这层楼只开了一扇小窗,那似有若无的风难驱阁中的热意。燕燕鼻尖上都是汗,鬓角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脂粉的香气更加浓郁。她抬手擦了擦,转身下楼向门外走去。

天已黑尽,一轮明月高悬,满湖银光流转。夜风习习吹来,带着几丝水汽凉意,燕燕呼了口气,身上的燥热被扑灭大半。

谈璓跟着她走出来,唇角微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