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脆弱”的人工智能真的有用吗?

诚然,这可能从侧面证明了人工智能也是有“生命”的。但人类并不是慈善家,他们制作人工智能的初衷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让生活更轻松。过于脆弱的人工智能是无法实业化、商业化的。

李林则在九年后再次修改了她的论文。她认为单纯的时间线虽然可以给人工智能充分发挥自我学习的天分,但正因如此,它们学习的方向是不可控的。

比如小明就错误的认为实验结束,他的任务就结束了。

这种观念是他从实验员口中得到的“你就是为这个实验才制作出来的”

人类使用的语言博大精深,机器人却无法捕捉到语言中所有的信息,他们只会进行片面化的理解,提取中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进行记录。所有的记录,他都会做出非1即0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