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1 / 2)

谢珣面目变得格外柔和,嗓音温润:“第三杯是什么?”

女娘晕晕沉沉的想了许久。随后失落的垂下脑袋哽咽的说。

“漾漾……能不能贪心的求个长命百岁啊。”

谢珣死死绷着唇,半晌他宽慰。

“沈娘子的愿望都会实现。”

沈婳很知礼数:“谢谢世子吉言。”

女娘打着哈欠,眼皮越来越重,甚至都没来得及作妖。就陷入了困睡。

也不知过了多久,谢珣把她带到自己怀里,轻抚女娘柔顺的发。

“错了。”

他嗓音哑的厉害。

“不是世子。”

他的唇动了动,悲恸铺天盖地。

无人听到他说。

“是……阿兄。”

第226章 武将哪有什么好前程?

大理寺绝非清闲之地,上上下下忙碌不堪。偏偏不顺心的事跟着一件又一件。

姜兆从外头大步入内:“大人,这是刑部提供的审讯周章平后的供词。”

崔韫继续翻看卷宗,毫无去接的打算。他只是淡漠道:“周章平是衡州知府,他的功绩摆在那儿谁也忽视不了,此人算是有勇有谋。却油盐不进,只认死理。”

这种人过于固执,在官场上也最容易得罪人。可说他欺压百姓,剥削民脂民膏,崔韫是不信的。

说着,他低头讽刺一笑。

“你猜猜,他这回是惹上四皇子,还是东宫那位?”

姜兆不敢猜。

四皇子和太子左右都是阴险狡诈之辈。

姜兆:“刑部已将人看押入狱。”

崔韫一顿,似听到了可笑的事。

“没有大理寺的批准复审,谁给刑部的胆子?”

“大人。”寺正有事禀报。

“回头再说。”崔韫不虞,扔下这句话。沉着脸往外走。

留下寺正同姜兆面面相觑。

“这是怎么了?”

姜兆也憋了一肚子的火,自中储一案后,太子不敢拿崔韫出气,也便时常不给刑部尚书脸面。

更有其子犯事,被崔韫以律法铁面无私的打了板子,眼下还在家中躺着。

故,刑部尚书对大理寺积怨已深。这段时日那边叫嚣的很。上回宣家的事,刑部尚书也有意在此事上做文章。

最后,被最是瞧不起重家做派的又最看重规矩纲常的舒御史当着爀帝的面将其骂了个狗血淋头。

为重家抱不平的事,你也说的出口?他被贬职是德不配位能力不足,是官家亲自下的指令,你有意见?既真这般打抱不平,怎么不把你家嫡女嫁过去,给他糟践祸害?

故,刑部尚书也就明里暗里给大理寺寻不痛快。

往前崔韫一直懒得计较。

但他们大人可不是泥人脾气。

周章平是知府,这件案子是官家震怒,亲自下旨三司去查的。刑部尚书能如此。无非是刻意为之。

这事若闹大,也是大理寺吃亏。毕竟供词,和该走的流程刑部都走了,他提前看押此人,也是体恤百姓之苦。

总有借口和理由。而这些偏偏是爀帝最在意的仁爱。

姜兆:“大抵去刑部问问那老头,既真这般有能耐,不如大理寺卿的位置给他当得了。”

寺正当下乐了:“可别,让他当大理寺卿有什么意思,我可不想整日见他那张老脸,呸,什么东西!他真有本事不如凭着一己之力将大理寺,都察院全部掀了,独留刑部为非作歹。”

就在这时,即清折而往返。

“姜大人。”

“我们爷临时有事,刑部那边还得让您亲自跑一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