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 但他偏偏对她印象深刻。或许是因为那笔好字, 令他看了一眼便印在心里,总觉得必是有毅力的人才能持之以恒练习, 才能将那笔字写的隽秀整齐,力道均衡。

父亲对他的影响颇深, 以至于根深蒂固里他对读书人的印象极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可以称作偏执的看法。

那日随燕王刘识入国公府, 他其实很远便认出她来, 卢家家学都是郎君, 唯独她一个女郎, 穿着同色素袍跪在那儿, 小小巧巧, 又笔直挺拔,像一株梅,也像一朵菡萏花。但他是为公务而来,行事多有不便, 且监协考一事, 不好与考生扯上关联, 故而当时他只浅浅瞥了眼, 便装作不认识的样子离开。

这举动其实很无礼, 尤其后来巡考时, 他那么冷淡地令人搜了她的号房, 一记眼神都没给,他想若是朋友,早就记仇了。且她还只是一面之缘的朋友,想必怨上自己,也厌恶了他的两面脸皮。

今日所有考项都已结束,他便觉得是时候同她解释一番。

他还没开口,便觉出李幼白的冷冽反应,心中愈发内疚起来。

“无事,只是想问问你考的怎样?”

“还好。”这是李幼白一惯的回答方式,说完对方也不太好接话,她就站在闵裕文对面,看着他俊美无俦的脸,黑白分明的干净眼睛,想着自己生父因他父亲而死,而她还称赞他的字,拿回家去临摹。她脑子里很乱,犹如两个小人在打架一样,一个劝她此人无过,合该好好相交,一个又龇牙咧嘴叫她清醒克制,父仇不报,何为儿女!

她想着想着血液便热了起来,心下后悔怎不随身带把匕首,这念头无理且无用,在闵裕文周围藏着多少暗卫高手,她便是想杀他,只怕还没抽出刀来,就被人射成筛子了。

李幼白目不转睛盯着他,盯得闵裕文不知所措。

默了少顷,李幼白压住内心的焦躁,淡淡开口:“告辞。”

当真是一个字都不多说,闵裕文张了张嘴,见她略微低头从自己身旁走过,左臂撞到他的,伞晃了下,豆大的雨点落在手背,回过身,李幼白提着裙摆小跑起来,两侧种着南边移植的芭蕉,此时节早已枯黄落叶,与那水里的芦苇交相辉映,好不凄凉萧瑟。

闵裕文垂下眼睫:交友需得真心,是他做错,便该受到同理的对待,也没甚好抱怨委屈的。

他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檐下。

透过层层泛起白汽的雨雾,他看见有人撑伞走向她,继而将她护在身边,偌大的伞大半边都倾向过去,她那小小的身体被那人悉数挡住,直到走出院门,再看不见。

卢辰钊举着伞,顺势将人揽在怀里,她几乎湿透了,浑身冰凉凉的。刚走出院门,他把伞塞到她怀里,在她尚未反应过来时,又解了自己的披风将她兜头裹住,随后大横抱起,疾步往马车处快走。

不断有考生经过,顶着书袋偶尔回头看一眼,便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