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看得到的地方,小孩一向紧绷着的小脸,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

三天后。

九月十五日的清晨,天才蒙蒙亮,挨家挨户的正在做出门上工的准备。

红旗村生产小队村日的木头桩子上高高绑起的三个大喇叭,又开始响起‘滋啦滋啦’的电流声了。

“乡亲们听好了!”

“红旗村生产小队的乡亲们都听好了!”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咱们红旗村粮食已经拉回来了,所以今个不开工,各家各户的抓紧时间让劳动力带着麻袋绳子到大队晒场集合!”

“准备分粮食了!!!”

“……”

这边老林家的几个人听到之后,都激动了起来。

分粮食了!

终于等到分粮食的日子了。

ps:一切都在慢慢转变。

第210章 年年如此岁岁如此

这一边红旗村生产小队的人,大多都因为听到这一道好消息陷入了喜悦之中。

他们或喜极而泣,或悲从中来。

喜极而泣的是平时脚踏实地干活的同志们,因为今个能分到不少粮食了。

而悲从中来的,则是平时磨洋工,偷奸耍滑的人。

因为仔细算过之后,这些人发现,自已这次根本分不到多少粮食。

就连吃完这一个月恐怕都紧张,更别想着是熬到明年夏天抢收了。

除此以外,某些人啊,还要倒贴不少粮食。

这样的人不多,也不少。

知青点里尤为的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被原来的江晚晚给惯坏了的徐大志。

之前徐大志平时不怎么上工就算了,可花销起来还是那副大手大脚的样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可徐大志他居然还在双枪的重要关键时期,借着生病的由头,除了第一天,就再也没去上工了。

真是老天爷都帮不了他。

其实徐大志不过就是受了凉。

但徐大志自从被江晚晚断了供养之后,就一直没怎么吃过饱饭。

所以也就没扛住。

再有一个就是他自已太矫情了,稍微难受一点就不愿意动弹了。

这要是搁着其他乡下人家里头,只要能喘气儿能动弹,那抢收的时候就得起来干!

“…”

说起徐大志,他家里虽然是在县城的,但到底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

好像他父亲只是个普通工人,家里除了他还有好几个孩子呢。

所以,徐大志家,基本上就是家里境况好的时候,寄点钱和粮食过来。

轮到家里的条件不好的时候,别说钱票粮食不给了。

偶尔还会向徐大志写信要呢。

毕竟这两年,徐大志为了装~逼,倒是往家里面寄过几次粮食的。

“……”

这时,知青点里平时好好干活的男知青们,听到了大喇叭里传来的消息,都兴奋的从土炕上起来。

他们赶忙塔拉着已经破洞的布鞋,去柜子里翻找着早就提前规整好的麻袋和绳子,这就准备去晒场上领粮食了。

今个这要领的粮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这可是要熬到明年夏天抢收时候的粮食呢。

所以红旗村生产小队里,一直勒着裤腰带的人啊,才都重视的很。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看这次领了粮食之后,精打细算一番,看看能不能给家里头加个餐。

因为过不久就是中秋节了,能吃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