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天,老徐和徐荧谈心时,给了她两个选择方向。

一是两人继续在青滢租房。这样徐荧能够维持熟悉的学习节奏,在一高平稳地冲刺高考。但家里的经济负担会更重。

二是去济江市姥姥家。徐荧的大姨在当地一所名列前茅的高中任职,学校师资水平与一高相当。凭她优异的成绩,转学过去并非难事。而且姥姥一直对早逝的女儿成婉宁痛心不已,对徐荧更是疼爱有加。

姥姥冯花为人性格坚毅、好强,但内心满是慈爱。徐建恒斟酌再三,向她和盘托出家中困境后,她虽埋怨徐建恒家父子不中用,可还是毫不犹豫地应下,要亲自照料徐荧的生活起居。

而如果去济江,徐建恒就打算辞掉银行职员的工作,和姐夫,也就是徐荧的姨父一起做养老生意。

徐建恒由于先前错过晋升,后来在公司里一直如同沉入海底的石子。拿着微薄工资,也难以偿还那巨额外债,这次又丢了房子,他更是被生活磨得无望却又愤怒。但一想到女儿,他咬牙暗暗发誓,要再拼一把。

徐荧的姨父计划开办养老院,正愁缺会计和管理,徐建恒主动请缨,准备与他合伙做生意。当下生意收入虽不算高,好在能在养老院食宿,还能和姐夫彼此照应。

徐建恒让徐荧做决定,表示完全尊重她的选择。

理智来看,选第二条路,现阶段的难题似乎能好解些。

但虽说姥姥和大姨都是至亲,可徐荧明白,父亲人到中年还要寄人篱下,难免憋屈。

父女俩总是这样为对方着想。

但徐建恒后来的话,却彻底让她坚持第二个选择。

原来徐建恒知道,她每天晚上在外打工的事。

她本以为,餐吧打工的事一旦曝光,定会充满戏剧性先是被同学、校友撞见,消息在学校传开,最后传入徐建恒耳中。

现实却是,在得知房子要被拍卖后,徐建恒第一时间就开始为女儿谋划。他拨通陆老师的电话,询问徐荧的日常情况。

闲聊时,他随口问及闺女晚自习情况,陆老师却直言她这学期没报名。徐建恒一愣,随即赶忙笑着打圆场,佯装自己记性差给忘了。

后来有一回,徐建恒提前收工回家,发现近凌晨,徐荧才骑着车疲惫归来。俗话说知女莫若父,那一刻,徐建恒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女儿肯定瞒着自己在外打工赚钱。

愧疚与心疼瞬间涌上心头,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她,没有戳破。

后来,徐建恒无意间瞥见徐荧书包里露出一角“钟情”餐吧的宣传页,隔天,他有意来到文峰巷步行街拉客,透过餐吧的玻璃,看到了女儿忙碌的身影。

她穿着不合身的服装,端着盘子在桌椅间来回穿梭,工作得格外认真。遇到几个醉酒叫嚷服务员的小年轻,她也冷静应对。忙碌中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用手肘囫囵一抹就又去收垃圾、擦桌子了。

这一幕刺痛了徐建恒,一瞬间他又想到了女儿小时候,那个被父母牵着手,笑容澄澈的小女孩,如今眼底却藏满心事。她本该在呵护中追梦,本有更大的潜力飞得更高,却被生活困住。他恨自己的无能,对不起闺女,更愧对成婉宁。

那晚徐建恒告诉徐荧,“爸爸想让你放学有口热饭,不用为学习和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打扰。”

“你是我唯一要拼尽全力守护的人了。就算为了爸爸,不管怎么选择,你现在不要再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