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泉州燕州接旨后,私下里假造户册,将户头砍去?一大半再均摊,然后拿着圣旨向每一户征纳三两?白银。
百姓被剥夺得?两?手空空,不少壮劳力为了减免粮食税而?去?从工役,当时大寒大旱之下,整个大偃适宜耕种的土地本就只剩下一成,泉州、燕州二州在这一成里又占去?十之五六,结果?百姓反倒为了交税逃出庄稼地,让这仅余下的良田也荒废搁置。
东窗事发之时,从泉州、燕州的刺史?名下查封出的粮仓,何止百万石!在北方时有百姓饿死的当下,他们的粮仓中甚至还有陈年旧谷,乃是前些年囤积下来?、还尚未来?得?及高?价倒卖完。
沈遥凌仔细想过了。
查处贪官污吏,有御史?台、都察院,而?抗御外?寇,有宁澹和诸位将士,这些她都完全帮不上忙,不因她的重生而?横生枝节就已经是好?事。
上一世她也曾渴切地想要去?做点什么,比如治病救人,却被整个大偃的医馆联手驱赶。
到了这一辈子,她已不认为靠行医能够救世。
一副药只能救一个人,对铺天盖地的天灾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她想做更多的事,不仅仅是救灾、防灾,甚至是,为大偃解决银粮之患。
这听起来?像痴心妄想。
但细细一想,并非完全不可为。
上辈子她父亲当了三十多年的户部侍郎,如无意外?,这一世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父亲对于大偃的财政了然于胸,定然可以指点她,她天然有这个优势。
问题只出在去?哪里挣这些白银。
沈遥凌看的仍是泉州燕州。
她思忖,仅这二州的刺史?就能趁着朝局混乱贪下百万石粮食,它们平时的富庶简直难以想象。
沈遥凌上辈子分析过这二州,燕州离东边群岛小国最近,一直有对外?通商,财富积攒多年。
而?泉州原本常年苦于湿热,百姓除了种粮也没有别的财路,是陛下在此设立市舶司后,才繁盛起来?的。它水域暗礁少有季风之便?,兼具内航与外?航之利,又不受广南府管辖,抽税甚少,只花了三十年便?遍地黄金。
说到底,都是挣外?邦的银子。大偃只有这二州允许普通商人对外?流通,而?这二州仅仅依靠通商,几乎把整个东海所有小国的白银都吸纳光了。
沈遥凌笔杆倒转过来?,在纸上轻敲。
她想挣这种钱。
东海有二州牢牢把控,看现在的情形,陛下大约正与他们斗智斗勇,沈遥凌无意去?掺和,北境剑拔弩张,她的目光落在
沈遥凌看向舆图的西北角。
这里是西北游牧民族与大偃民族的交汇之地,迁徙频繁,城郭诸国的数量繁多,比起东南群岛小国不遑多让。
而?且,西域与大偃一直有来?往,有几个临近小国甚至与大偃关系密切,曾经大偃还借兵助其镇压内乱,此后它们与大偃一直保持朝贡关系。
只不过山高?路远,还被漫天沙尘阻隔,双方的交流既不频繁,也不容易,一直以来?,大偃平稳安定,比起这些小国如同高?山俯瞰蚂蚁,也没有人想过要与这些渺小的国家?通商。
但偏偏也就是这些高?山和,使西域诸国免于大寒潮的侵袭,他们的粮田土地也没有受到损害。
如果?能通过商路让西域的粮食和黄金流向大偃,定能在大偃在应付天灾时扶危持倾。
挣钱!
沈遥凌双眼放光。
直到晚上睡觉,沈遥凌还是满脑子的黄金白银。
梦里,漫山遍野的银子一箱一箱地朝她砸来?,简直不要太惬意。
沈遥凌做了一晚上的梦,也没人拘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