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独孤垣,今日你竟然为了你那不成器的妹妹怒斥我!当年那乌孙皇帝瞧上了她,君命不可违,我有何法子?如若是你自己的亲生骨血还不及妹妹重要,你大可休了我,我带着灏儿独自回济南的娘家就是!”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之时,独孤绾儿虚弱的声音响起:“嫂嫂、兄长,是妹妹没本事,被皇后撵出了宫。无奈我儿子衿在颠沛流离间失散,丧子之痛亦日夜折磨着我,这些时日怕是要叨扰兄长和嫂嫂了。嫂嫂放心,我会自食其力,绝不给嫂嫂带来困扰。”
余氏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她回到了屋中,便寻了针线做起女红来。她在一方帕子上绣着夏荷,且绣且道:“现今娘亲除此之外身无一技之长,便只能做些绣品赚得一些体己来营生了。所幸我娘亲是宫内的绣娘,她精湛的绣艺我也学得半分。”
兰烬落在她身旁坐着,翻着她的针线笸箩。原先在乌孙国宫中失了皇宠之后,她的俸禄一月本便仅仅只有数十石,经了势力的宫人层层克扣,领到的也只有二十石左右,便只好时常做些针线活送出宫去卖了。
良久,独孤绾儿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喃喃着说:“绮罗,你可知道娘亲为何唤作‘绾儿’?这名字是你父皇取的。我本便是贫寒人家之女,自然无权拥有名字,幸地陛下垂帘赐我‘绾儿’名。长发绾君心,却到底是没能留住你父皇的心。”
独孤绾儿的生活本不应在深宫中挣扎。怎奈一朝在溪畔浣纱,微服出游的乌孙国皇帝巧遇独孤氏,为她的娉娉婷婷的身姿与倾国倾城的容颜所倾倒,便将她封为美人,甚是宠爱。自此,皇帝只流连在她宫中,冷落了妒忌心甚强的皇后。皇后起初隐忍不发,暗地里却日日刁难她,她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居于冷僻之地与世无争,终日忍屈求全。
终究是祸躲不过,那皇后一日恼羞成怒以簪子划破了她的面庞,重色思倾城的皇帝便弃之如敝履,恩宠不复。皇后早已恨她入骨,趁着乌孙皇帝前往甘泉寺为重病的太后祈福时,将她撵出了宫。身无分文的独孤绾儿无奈下只好典当的所有的首饰,换了几十两银子,带着一双儿女去投奔远在千里之外的兄长。此间途径益州,正逢战乱,流离中失散了幼子子衿。
独孤绾儿摩挲着兰烬落的秀发,眸光闪动着。此番得以出宫,如同笼中之鸟重获自由,也不见得都是不幸。愿只愿,自己的女儿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步入那暗潮汹涌的深宫中去。
☆、3、昔年巷里逢君别
“绮罗,昨日娘亲绣的荷包卖了好价钱,拿这些铜板去买几个馒头罢。适才下起了雨,撑着这把油纸伞去罢。天雨路滑,仔细着摔着了。”独孤绾儿将手中的铜板交予兰烬落,轻声嘱咐道。自打独孤垣收留了落魄的她,她便不曾用过家中一分一厘,全凭织布刺绣赚些体己。
兰烬落颔首:“娘亲,我明白了。”
擎着一把油纸伞,掂着数个铜板,走在青石板小道上。清早下过一场雨,空气中水汽扑面酝酿着花草淡雅的芬芳。这季节正值立春,莺飞草长杨柳满堤。转过一个巷口,便是繁华的街市了。她环视着周遭的一切,但见酒旗招展,店肆林立,好不热闹繁忙。
耳畔传来小贩的叫卖声:“馒头,刚出炉的馒头……”
循声望去,竹制的蒸炉高高地垒起,轻烟袅袅升腾而起,空气中的馒头香勾起了她的食欲。兰烬落举着油纸伞跑向馒头铺,仰首用稚嫩的声音问道:“馒头几文钱一个?要五个。”
“一文钱一个,共五文钱。小姑娘拿好咯。”
兰烬落揣着馒头正欲回去,只垂眸望着脚下的青石板,却丝毫未曾看到好几个宦官一齐抬着一辆缀着流苏的暗蓝色丝绸轿子迎面而来。数十个侍卫不离其左右一步,气势好生壮阔,两旁的路人皆知必定是皇家的轿子,纷纷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