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3)

那贾雨村听了,再与前头的事一映衬,哪里还不知道,那封氏与娘家封家那边,必定有不小的龌龊。只是前头到底承过甄士隐的人情,又讨了甄英莲一事的彩头,他也没有打甄英莲婚事的主意甄英莲前头做了通房小妾,又是寻常乡绅的女儿,本也做不得什么好亲事。他也不吝啬一注花不得五六百银钱的嫁妆,何苦还盘算。

是以,一听这话,贾雨村索性道:“你与甄夫人说,既要做亲事,倒是寻个官媒婆为好,我明儿请两个过来,她问定了人选便妥。旁的不必她操心,一应嫁妆花用,我与甄姑娘预备就是。”

那婆子听了,忙答应一声,自去封氏跟前如此说了。

封氏也料准这一遭的,当即垂头谢过。

及等翌日,果然有两个官媒婆上门来。封氏便请她们坐下,着实询问了本地风俗,又有合宜的人家等事。

那两个官媒婆多由官宦人家做亲事所聘用的,说起风俗人事倒是头头是道,但等说到人选,却不过是些小官富商的子孙,并不见有什么长处,一应都是续弦一类的,甚至言语间还有几分英莲高攀的意思。

封氏早就知情的,却也不免心存侥幸,一时听完这些个事,方真个有些灰心。半日过后,她才勉强道:“既都是些好人家,只怕我们英莲这孩子没有福气。我这儿倒有前头的亲戚,推荐三户人家,说是都十分情愿。只是这些人家寻常些,还不知两位妈妈,能不能代我打探打探。”

第 260 章 冤家

那两个官媒婆一听,便知这事大约他们私底下有了联络,一注银钱容易赚来。虽说只是苍蝇小利,既容易得来,两人倒也歇了前头敷衍的心思,忙一口应下。

及等问了人口地址,她们见着都是不坏的地段,又说着是些有产业的人家,竟比自己前头说得还好些,不免将三分小看的心也去了。

一时事了,封氏将两人送到门外,自家细想了一回,又请来前头传话的婆子,将这三家人的事,又托与她打探去:

“严妈妈,你也知道我们娘儿俩的艰难。如今既要说亲事,旁的一概不论,只消英莲这丫头能过着好些,我也不求旁个了。如今虽有官媒婆,但这些说媒的,多是说好话,不论其他的。

我们娘儿俩在京中也无旁处可求,只盼你瞧着这一段时日的好处,发发善心,替我们好生打探打探。到时候,我自然谢你的。”

这严嬷嬷原也在这府里有些体面,又素知贾雨村善待甄英莲母女,且又有贾家那一边的联络,不过打发小厮等人跑几趟的事,她自然答应。

封氏见着,忙取出一个荷包,塞到她手中:“这些茶钱,妈妈只管收着。”

严嬷嬷瞧着,越发欢喜,口里还推辞着,手中一卷,早把这荷包捏在手心了:“太太说得什么话。休说我们老爷早打发我服侍留意这院子的事。纵然没有这个,就瞧着太太并姑娘素日待我们的好,也合该尽心尽力的。”

当即便拍了胸膛,一口应了这事。

横竖这一桩事,与她而言,也却是不算难得。一等回去,不过叫来两个儿子,从荷包里捏出几个金银裸子,吩咐两句,命他们寻素日好的小子,着实打探明白就是。

那两个小子,也就十五六岁,倒也知道了人事,晓得进退的,只还没个着紧的差事。如今忽得了这银钱,又能呼朋引伴出去,虽说办事,也能顺便儿潇洒潇洒,岂有不乐意的。

当即他们便去办了,且不在话下。

两拨人马,都是瞧着头前拴着的胡萝卜,也有五六分真心效力的意思。但封氏为人母的,有些许错漏,都要提心的,何况这些个人,她原就看得出来,并非那等能推心置腹的。

是以,这三五日,她便颇有些坐立不安。一时又恐他们不肯效力,随意寻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