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3)

“我知道主持佛法高深,可惜在下是京兆少?尹,只信公理,不信神佛。”明华章语气从?容平淡,于无声处有惊雷,“住持犹豫这么久,是心虚吗?”

沙弥们都露出愤愤之色,住持平静地念了句佛,说?:“老衲所作所为都有佛祖指引,问心无愧。既然少?尹怀疑,老衲写便是了,只不过捐赠佛骨的不乏高门望族,这些施主恐怕并不希望被探听?先人?隐私。”

明华章轻轻笑了一声,说?:“谢住持提醒,住持只管写就是了,若有人?问责,我一力承担。”

碰到明华章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硬茬,住持也没办法,只能取笔写下捐赠佛骨的家族名单。明华章也不着急离开,就站在旁边,耐心等着住持写完。住持放下笔时,明华章不紧不慢道:“住持,我会一一拜访捐骨人?家,名单上应当是齐全的吧?”

住持顿了顿,温和慈厚地合手:“自然。”

明华章收起名单,一言不发走了。他可没有不能得罪人?、不能冒犯佛祖等顾忌,那个逃跑的和尚“净慧”、来?路不明的佛宝,他会一一彻查到底。

明华章进普渡寺时就让人?将净慧的房屋围起来?了,他听?到普渡寺失窃,就兵分两路,他带人?去住持那边查佛宝,另一路人?搜查净慧的房间。

明华章走过来?,衙役见到他纷纷行礼,明华章扫过屋里乱七八糟的被褥细软,问:“有什么发现吗?”

“回禀少?尹,屋内值钱东西都不见了,看来?是蓄谋逃跑。没发现净慧的踪迹,但在他床下发现了这个。”衙役跑过来?,呈给?明华章,“少?尹,您看。”

明华章接过那枚银锭,反过来?,看到了庆州的官府铸印。

此?时银矿开采有限,银子并不在市面上流通,绝大部?分都上贡给?朝廷做银器礼器,这么大锭的银子更是官营司独有。私人?藏有银锭,要么是官商勾结走私,要么是强盗打劫官银。

旁边的衙役道:“这么大块的银子,他一个和尚怎么会有?”

“什么和尚,没看见上面的官府铸印都没融掉吗,他肯定是逃犯或者强盗,抢了和尚的文牒,流窜到长安的。难怪他敢杀这么多人?,原来?本?身就是恶棍。”

“那他为什么不带着银锭走?”

“没见是从?床底下掏出来?的吗,多半是他逃跑的时候急,掉了一个。”

“原来?是个江洋大盗,竟然在佛寺里藏了五年,真?是可怕。”

衙役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义愤填膺,但眉宇都轻松了些。没头苍蝇一样忙了两个月,终于找到人?了。明华章看着银锭,又扫过净慧的屋子,说?:“来?人?。”

所有人?立刻停下说?话,抱拳道:“少?尹。”

“张五,你带着五个人?,拿着这锭银锭去庆州,询问庆州刺史五年前是否有劫匪抢走官银,尚未落网。如果有,把?所有资料一并带回来?,最好让当地人?画一副像。赵廉,你带着剩下的人?,去周围搜山。”

众人?应诺,张五清点了人?手走了,赵廉问:“少?尹,不盯着官道吗?”

明华章攥紧手指,负手而立。他眸光幽深黑沉,仿佛笼罩着蒙蒙雾气,一眼望去看不清深浅:“不用。如果他真?的是劫匪,绝不会冒险走官道,山路才是他的首选。如果我没猜错,应该会在山里发现他。”

赵廉一想也是,应了一声就走了。等人?都走后,明华章独自站在清寒简陋的禅房,无声叹了口?气。

·

梵音寺证实普渡寺净慧和尚是人?假冒后,京兆尹十分重视,派出大量人?手在南郊搜查,甚至请来?了北衙禁军。终于,三天后,在一个狭窄险要的隘口?下,找到了一具摔成肉泥的尸体,看衣着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