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3)

招财等人没当回事,随口道:“外?界都这么说啊,早就在长?安传遍了。”

魏王府。

魏王刚刚起身,就接到近些天来唯一的好消息。他顾不得身上只穿了贴身单衫,双眼发亮问:“参星真这么说?”

“回禀魏王,昨夜参星刚传来的密报,这个任务已分配给双璧,绝无?虚假。”

“好!”魏王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道,“鱼已经上钩,接下来只待收网。你们务必盯紧了普渡寺,我定让他有来无?回!”

属下抱拳应下。魏王多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难得觉得神清气爽。

姑母这段时间?不断撮合武家和李家,不光给他的儿女赐婚,还将两家人叫到一起,李家人一排、武家人一排相对而跪,当着女皇的面起誓往后亲如一家,和睦相处,不再纠结之前的恩怨,若有违背天诛地灭。女皇甚至将誓言刻在丹书铁劵上,高高供在大明宫中,以?做凭证。

女皇所言所行似乎都在印证着,她?当真要将皇位传给太子。魏王不服,结亲联姻如何,立券为证又如何,等李家掌权后,想要撕毁誓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做再多保障,如何比得过自家人登基?

魏王不甘心,但不敢明着反对姑母,他需要抓到李家的一个大把柄,证明李家一直有不臣之心,以?此来动摇姑母传位于李的决心。

章怀太子的后人,就是最好的突破点。

若让姑母知道这些年?李贤的孩子一直长?在她?眼皮子底下,甚至有臣子帮李贤苦心隐瞒,她?会如何想?她?信不信相王、太平公主对此一无?所知呢?

信或不信其?实也无?关紧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当权者能容忍这种?事。当年?高宗还在世时,他因为头疾无?法理政,只能将权力分给武后和太子。但皇长?子李弘体弱,竟然比高宗还先一步离世,高宗悲痛之下立次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容貌俊秀,举止庄雅,少时便有才名、贤名,他当太子后留心政务,礼贤下士,抚爱百姓,对刑法所施也细审详察,平复了不少积案冤案,深得臣子拥护,甚至高宗都满意地下诏,公开表扬李贤“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

最重要的是李贤还身体健康,他性情继承了父亲的宽厚和善,身体却?传承武家这一脉的健康长?寿,能文?善武,骑马、射箭、文?学、音律样样精通,是毫不夸张的大众情人,无?论男女老?少提起太子都喜欢不已。

有这样一个人和武后分权,无?疑是武后的极大心病,甚至可以?预见,等李贤登基后,政坛上便没有武后什么事了。武后当然不允许,永徽末年?她?耗尽心力,发动自己全部能量,将李贤打为谋反。

李贤为证清白,自尽于东宫,真成了全朝臣子的明月光朱砂痣。时隔这么多年?,依然有人悲痛扼腕,替李贤打抱不平。

李贤死后,被高宗追封为章怀太子,高宗册立第三子李显为太子,没过多久高宗病逝。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显上头有两个出色的兄长?,压根没想过争皇位,从小?按富贵闲王长?大,根本没有任何政治能力。他登基后还来不及大展拳脚,仅一个月就被武后废除,贬为庐陵王,幽禁十余年?,今年?才刚刚被召回京城,第二次被册为太子。

李显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命运巨变并没有拔高他的政治素养,他依然还是个胆怯懦弱的闲王,根本不适合做太子。李唐老?臣甚至民间?百姓不止一次畅想,如果章怀太子还在就好了,哪还有李显、李旦什么事呢?甚至,局势压根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然而,假设再多遍,李贤也死了。魏王曾经没把李贤当回事,一个早就死掉的短命鬼,朝野声望再高,又能和他争什么呢?但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魏王知道,李贤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