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2)

一行人遂回到官道上,继续前行,于日落前抵达此行途中的最后一个位于司竹园的驿站。

此地位于京城西南面,距离京中不过数十里。

……

兴庆宫中,元烨站在谢太后的身侧,仔细听着底下一名才赶回来的探子禀报这几日打探来的消息。

“……似乎有所察觉,羽林卫的刘统领从数日前就已不再负责圣驾的护卫,转而隐在暗处,已经拿下了好几个咱们的人,不过,应当没能审出什么来。”

那名探子熬了整整两日未曾合眼,此刻站在阶下答话时,嗓音嘶哑得仿佛开裂了一般。

高处的二人皆像毫无察觉一般,无动于衷。

他们更关心的是接下来的请君入瓮能否顺利实施。

被抓的那几人的名单他们方才已看过,都是死士,遇事即会想法自尽,应当不会将事情泄露出去。身为天子,半途遇袭亦是常事,先前在凉州城中的刺杀,就有传言是吐蕃所为,想必元穆安即便抓到了人,也会先往外敌身上想。

元烨沉思片刻,道:“刘奉不在,眼下负责防卫的是何人?”

那探子答:“是跟随圣驾入京的凉州折冲都尉秦衔。”

“秦衔?”谢太后挑眉,冷笑一声道,“倒也是他的心腹。不过,此人出身平民,凭着他的一力提拔,才走到如今的位置,身后却毫无根基,不足为惧。”

元烨却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赞同。

不过,面对强势的谢太后,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委婉道:“母后所言极是,此人虽在沙场上得了不少军功,但归根究底,亦有投机取巧、运气极佳的缘故在,的确不足为惧。不过,依儿对陛下的了解,事关自身安危,绝不会掉以轻心。”

谢太后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但因元烨的态度十分恭敬,这才没有发作,只淡淡道:“你想怎么办?”

元烨想了想,道:“秦衔暂代刘奉之职,便是羽林卫的统帅,届时当履行指挥之责,若能将他牵制住,则上下指令不通,方能令咱们事半功倍。”

他说着,转身又问那名探子:“我记得,先前传回来的消息说,秦衔有个失散多年的妹妹,此次也跟着他一道回京来了?”

“是,秦娘子带着几名家仆,远远地跟在圣驾之后。秦都尉对她十分关心,每日早晚都会派人过去看望。”探子答道。

“母后,儿以为,咱们不妨就从这位秦娘子身上下手,以秦娘子来牵制秦衔。”元烨听罢,将心中的盘算向谢太后道出。

谢太后蹙眉沉吟片刻,点头道:“你看着办吧。各处城门可都准备好了?”

元烨连忙拱手道:“从今夜开始,值守的人便都已换做咱们的人,届时,以哨箭为号,鼓楼击鼓,各处城门便会迅速关闭,弓箭手亦已准备好,随时埋伏在各处,定万无一失。”

“好。”不知是不是因为最后关头即将到来,亲生儿子将被自己设下的圈套害死,她保养得宜的脸颊控制不住地微微抽动,本就有些刻薄的面相越发显得狰狞可怖,“只要能成事……”

元烨面无表情地看她一眼,默默低下头,不再言语。

底下那名探子却莫名感到脊背发凉。

……

司竹园驿站中,秋芜才就着杂役们送来的热水洗了把脸,换了身干净的衣物,扫去一身的尘土,便听见外面传来敲门声。

“芜儿,是我。”

元穆安低沉的嗓音隔着门板传来。

秋芜不似先前一般充满戒备,不愿开门,而是道了声“稍候”,便起身快步行至门边,抽走门栓,将门打开。

“郎君怎么来了?”

元穆安扬了扬手中的食盒,道:“这是晚膳。”

他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