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嫁给他以后,她没有过一天安心的好日子,积攒了近三十年的恨意,总要有发泄的那一天

既然已经没了利用价值,就没必要再留下来了。

只是,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再没有一点权柄的时候,元烈仍旧死不悔改,此刻脑袋昏沉、不住发梦,还是念着当年自缢而亡的陈氏。

既然这么念着那个女人,何不早些去见她?

谢太后冷笑一声,默默欣赏着元烈被乱梦纠缠的萎顿模样,好半晌,方道:“你做得很好。明日起,丹药再加一颗。”

“贱人!都是你的错!你和你父亲逼着我娶你,这都是你应得的!”

床榻上的元烈又是一声突如其来的厉喝。

魏美人眼皮都没掀一下,只是冲谢太后垂首:“妾谨遵太后懿旨。”

谢太后满意地点头,吩咐身后的几名宫女和太监看好太上皇,随后转身离去。

屋外,夜色晴好,皎洁的月光下,呼啸的北风都有种让人觉得和暖的错觉。

高高的台阶下,除了华丽的肩舆与七八名等候的太监、宫女外,还有一个人。

深紫的朝服,修长挺拔的身躯,年轻俊朗的面庞,正是元烨。

眼见谢太后从正殿中出来,他不似从前一般紧张地低头躲避,而是表情严肃地上前两步,恭敬地弯腰,叉手行礼:“给母后请安。”

谢太后居高临下地瞥他一眼,随即挥手,淡淡道:“是九郎啊,起来吧。”

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她缓步登上肩舆,待被抬起,朝清宁殿的方向平稳前行时,方将元烨召至近前,低声问:“我让你做的事都如何了?”

“儿已照母后的吩咐,与金吾卫取得联络,凉州至京城一路的官道上也都埋伏了探子,随时将路上的消息传回来。”

元烨走在肩舆的一侧,与谢太后之间只隔了三四寸的距离,嗓音刻意压低,少年人独有的沙哑在夜色中显得阴郁不已。

庶子与嫡母,从前分明水火不容,如今却因为共同的目的而悄悄走到一起。

若是放在两年前,元烨只怕做梦也不会想到有这样一天。

他从前将元穆安当初最信任的兄长,一心以其为楷模,哪怕知晓这辈子都无法像他那样大权在握、登临天下,也总想着自己努力一些,兴许有一日能得到他的认可。

只是,他差点忘记了,这位三皇兄是个弑杀兄长、逼退生父的大逆不道之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真心对他这个孤弱无势的弟弟呢?

是他倏忽至此,才让秋芜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抢走。非但如此,元穆安还把她弄丢了!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样消失了,半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定是元穆安不曾珍惜的缘故。

他恨透了,既恨秋芜的背叛,更恨元穆安的抢夺。

如今,连元穆安的亲生母亲谢太后都已下决心除掉自己的亲儿子,他这个庶出的弟弟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他知道谢太后挑中自己的缘故。

他是太上皇的第九子,拥有名正言顺的身份与血统,同时亦是唯一一个还留在京中的皇子。

重明门宫变以后,元穆安以雷霆手段寻衅将四皇子与五皇子废为庶人,六皇子与八皇子早夭,余下的七皇子则身有残疾,早就被送往南方封地颐养。

只有他这个最年幼的九皇子尚堪一用。

更重要的是,他是婢女所生,背后毫无根基,无力与朝中的那些世家大族抗衡,谢太后需要的正是个听话的傀儡。

这一切,他都心知肚明,并毫不在意。

不论如何,他只有先登上那个位置,将来才有徐徐图之的可能。

“不知母后是否还有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