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2)

,从洒扫清理到装点宫室,一点也不敢怠慢。

东宫作为婚仪举行之处,更是动静极大。

外头负责洒扫的宫女和太监每日一大早便起来,仿佛要将平日闲置的所有宫室都赶在婚期之前休整一遍。

唯有太子起居的清晖殿,从里至外,没有一点变化。

白日,仍是秋芜一个人待着,由海连带着太监们守着,到了夜里,元穆安回来与她同寝。

外头的所有阵仗,仿佛都与清晖殿无关。

秋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知道元穆安对谢四娘并无感情,对这桩婚事更是态度冷漠。

若是从前,除了对谢四娘难言的愧疚外,她的心中大概还会有几分可耻的安慰和窃喜。如今,却是替谢四娘感到不公与可悲。

太子妃即将入主东宫,她再住在清晖殿,俨然不合适。

于是,她趁机再次向元穆安提出,要搬出清晖殿,另居他处。

本以为这次,无论如何他都得答应,谁知,他仍是拒绝。

“你搬走做什么?清晖殿上下都不曾动过,难道你在这儿住得不好,海连他们没伺候好你?”

“奴婢就是个伺候人的,怎么敢当海公公的伺候?况且海公公待人和善,奴婢感激还来不及呢。”秋芜连忙否认,“奴婢只是觉得殿下大婚将近,应当避嫌才是。”

说着,她抬头看了他一眼。

方才他说得那几句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平日待她有多好呢。

元穆安蹙眉想说什么,话到嘴边,顿了顿,只摆了摆手,道:“不必,没什么好避嫌的。”

待见秋芜面露疑惑,才又添了一句“过几日便知道了”。

秋芜心下怀疑更甚,却没再问,耐心地等了几日,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腊月初七,北方的将士们班师回朝,整个京城,上至元穆安与众位朝臣,下至平民百姓,皆倾巢而出,聚在南城门和丹凤大街上,迎接这些为大燕震慑四方、威扬海内的功臣们。

元穆安不但亲自下马,将主帅徐将军从地上扶起,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明,徐将军若有所求,只要开口,必当竭尽所能满足。

如此殊荣,自然引来无数朝臣们的羡慕。

徐将军感激不已,当场跪下,却并未替自己求官爵钱财,而是郑重地磕了几个头,沉声道:“蒙殿下赏识,臣不敢居功,更不敢向殿下邀赏。不过,臣的确有一请求,望殿下成全。”

元穆安望着徐将军肃然的样子,待四下仍旧忍不住交头接耳的朝臣们渐渐静下来,重新望向这边时,才微微一笑,柔声道:“将军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徐将军将身子伏低,说出的话却让众人惊住了:“臣请殿下下旨彻查此次随臣讨伐突厥的归德中郎将谢明徽怠慢军务、贻误军机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