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纵马疾驰路过一间茶寮,茶寮内几位喝茶的男子正低声闲聊。
“听说了没,那济城李知县刚死了原配,昨晚又被人刺杀。听说被割了那命根子……”
另一个男子压低了声音:“够狠!幸亏他那妾室扶正前给他生了个儿子,不然可就绝后喽。”
“我记得那李知县原配不是还生了个女儿么?”
“你莫不是忘了,前两年那李知县曾为女儿找了个婆家,是林州一个富商儿子。那富商儿子有短命之相,所以给了李家许多聘礼,说白了就是让女儿嫁过去冲喜。可惜半道上遇到了山匪,说是把嫁妆和新娘子都劫走了。唉,那李小姐只怕凶多吉少喽。”
“一个当官的,还卖女儿,报应哪……”
几人一阵唏嘘,只默默喝茶,不再说话。
此时河上烟雾渐浓,数峰苍翠若隐若现,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偶有飞鸟飞过,惊起绿波荡漾。
河畔行驶的马车内,一个婆子正温声交代那碧衣女子。
“大小姐回侯府后,切记当谨言慎行。瑞王殿下不仅身份尊贵,相貌生的也极好,这门亲事旁人求都求不来。若不是二小姐突发疾病,圣旨上写的是永安侯府嫡女,这婚事恐怕都落不到大小姐身上。”
碧衣女子莞尔一笑:“我记住了,嬷嬷。”
婆子与丫鬟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欣慰之色。
两人奉永安侯夫妻的命令,将在乡下庄子长大的嫡长女萧琬接回京城,就是为了让萧琬替嫁。
原本皇上定的是永安侯府二小姐萧瑾,可惜萧瑾与吏部尚书之子孟羡两情相悦,不想嫁给瑞王。
因为这个瑞王为人风流浪荡,常年流连于烟花之地,据说身子早已掏空。虽已十九未曾娶妻,府里却已经有三房侍妾,且都是青楼女子。
萧瑾从小锦衣玉食,自视清高,怎甘心嫁给风流成性又不受宠的瑞王。可圣旨难违,侯府想起了养在庄子上的萧琬,便想出替嫁这招。
而这位大小姐萧琬,也是个可怜人,因为生母难产去世父亲另娶,从小在府里不被待见。在六岁那年,因为误伤继弟,被永安侯府发往乡下庄子不管不问,受尽苦楚。
但其实这位碧衣女子,也并不是真正的萧大小姐。
好看啊
看了太多经典古言…这个设定,有些老套,但也能看。继续
这本书偏传统古言,不俗,不狗血,慢热型,越往后越好看,没有春药就让我很满意哈哈
谢谢。人的喜好不同,大家选择合自己心意的书就好。
第二章 替嫁女
这姑娘其实是他们在半途上捡的。
真正的萧大小姐在庄子上养大身子孱弱,因路途遥远,在途中发了一场高热竟然就病死了。几个下人因此惴惴不安,唯恐回去被责罚。
可巧的是婆子去山坡下解手,恰好发现了一个昏迷女子。她把女子叫醒,发现女子竟失去了记忆,许是头部撞到石头所致。
婆子见此女相貌年龄与真正的萧大小姐有几分相似,脑中顿时生出一条妙计。
她当下与其他三个下人一合计,将真正的萧大小姐草草葬在山里,然后把这个女子当成萧大小姐带回去。
婆子眼见此女子秀美文雅,比真正的萧大小姐还美了几分,还颇有大家闺秀气度,不禁沾沾自喜。
此举不仅能帮自己脱罪,还能帮侯府解决燃眉之急,简直是两全其美。
不然,若是侯府知道真正的萧琬病死途中,这几个护送萧琬的下人只怕都没好果子吃。
她眼下只盼着赶紧把这女子带回侯府,好领赏钱。
八月初十,盛京,永安侯府门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