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绿萝纷葳蕤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李葳蕤过几日就要成亲了,未婚夫是林州富商楚家的公子。
没有郎才女貌的佳话,不过是李葳蕤父亲贪图那富商家的丰厚聘礼,把女儿卖过去冲喜。
那是位短命公子哥,从小身子骨就不好。如今眼瞅着不知哪天就咽了气,楚家急了,才早早地为这唯一的嫡子定了亲。
但李葳蕤家里其实并不穷,父亲李郅是济城知县,还不是清官,可想而知李家并不差钱。
李郅只是重男轻女。因为李葳蕤的生母,也就是李郅的正妻,只生了李葳蕤这一个女儿。
李夫人早年随李郅去边境云州赴任途中,不幸流产伤了身子。当时正值寒冬腊月 ,又没有得到妥善照顾,从此身子落下病根,难以受孕。
李郅以这个借口纳妾,得了一位庶子。这个庶子出生后,李葳蕤母女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明明是官员的正妻嫡女,吃穿用度却远远不如妾室庶子,甚至不如寻常富庶人家。
李葳蕤的母亲性子软弱,总是忍气吞声。但李葳蕤却每每与父亲抗议,所以惹得李郅愈加不喜欢这母女俩。
李葳蕤七岁那年,李郅终于调回了毗邻故乡的济城。
济城山清水秀,鱼米鲜美,有济水穿城而过,更有闻名天下的归晚渡,被称为江北水乡。
告别了西北的长河落日骏马草原,李葳蕤望着这济水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心也莫名的温柔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了那边塞之地,在浓厚的儒家思想熏陶下, 李葳蕤似乎也学乖了。她不再顶撞父亲,而是如周围人一样,表现出一个女儿对父亲应有的的恭敬。
李郅显然很满意,对她和颜悦色了许多,只是比起对儿子,依旧是天壤之别。
不过李葳蕤不在意了,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攒钱,然后偷偷去找一个武师习武。
那位武师曾经在少林寺习过武,也跑过镖,开过武馆,上过战场,最后捡了一条命回来了,便卖起了豆腐。
他豆腐磨的也很好,李葳蕤爱吃,经常去买,一来二去两人便认识了。
武师发现李葳蕤不同于济城其他女儿家,会骑马射箭,颇有几分英气。尤其眼神里带着几分倔强,像极了年轻时候的他。他极少在女子身上看到这种眼神,济城女儿大都温婉而柔顺。
而李葳蕤,在偶然一个机会,发现武师一个人能撂倒五六个地痞流氓。
两人如同伯乐与千里马,一拍即合。武师教李葳蕤习武,李葳蕤则要付学费。
武师将自己珍藏的所有兵器都卖给了李葳蕤,刀枪棍棒一样样教给她。李葳蕤学不好时,武师还会骂她。
但武师从不因为她是丫头而骂她,而是纯粹骂她笨,骂她懒,这一点让李葳蕤很满意。
李葳蕤今年刚及笄,李郅就为她定了亲事。李葳蕤将兵器归还给武师,只留了一把匕首。
武师红了眼睛,半晌没有说话,却在李葳蕤就要踏出大门时,忽然叫住了她。
武师从屋里取出一个钱袋,里面装着李葳蕤付过的所有学费。武师将钱袋塞到她手里,用前所未有的温和语气说道:“师父我不收学费,收的是兵器费用,以前是怕你半途而废不学了。”
武师头一次摸了下她的头,对她展颜一笑。
“若有人欺负你,给师父写信,师父还能打。”
李葳蕤差点流泪,长到十五岁,她竟然在一个武师身上,体会到被父亲疼爱的感觉。
李葳蕤扔下钱袋,扭头跑开。
这日恰好是上巳节。
百姓会在这一日到水边洗濯,以兰汤沐浴,佩戴兰草,驱邪祈福。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