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将有孕之人的点心一道道尝过来的样子,秦衔不知不觉就有了飘渺的想象。

也许,不久的将来,她也会喜欢上这些酸甜开胃的点心。

“娘娘小时候一点也不爱吃酸的,”他伸手拿了一块绿豆糕,尝了一口,像是想起了往事一般,眼中带着笑意,整个人看起来越发柔和,“她总说酸与苦一样,都难以入口,每一回都让我替她吃了。”

秋芜幼年时体弱,时常捧着药罐子。他心疼妹妹,除了药不能帮她吃,其他任何她不喜欢的,他都愿意替她解决。

魏芝兰看着他温柔的样子,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她其实不太了解秦衔的为人,只是从旁人的议论与传说中得知,他是个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平日作风朴实,从不流连烟花柳巷,是个正人君子。

再多的夸赞,都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非她的亲身体验。

而上一次在花宴上的短暂相交,才是让她清楚地看到他的确是个正直的郎君。

如今再亲眼看到他说起亲妹妹时的样子,越发确信他会好好对待家人。

她也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父母对她和弟弟关怀备至,她与弟弟亦姐弟情深,因此自觉能体会到几分秦衔的感受。

“秦侍郎过去对娘娘定很好吧。”

秦衔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而是又放了一块绿豆糕在她的盘里,沉声道:“我将来也会对家中的妻子好的。”

魏芝兰看着那块小小的,印着一朵小小梅花图样的绿豆糕,忽然觉得甜蜜极了。

这一碟点心,她先吃了一块杏仁糕,接着才吃了绿豆糕。

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

母亲说过,不必总是去争去抢,凡是有苦有甜,尝过了苦,方知何为甜。

所以,大到为人处事,小到饮食起居,她都不会过分苛求,甚至遇上自己喜欢的点心时,也会先吃不那么喜欢的,将真正喜欢的那一样留在后头。

相比杏仁糕,她更喜欢绵软细腻的绿豆糕,所以方才将绿豆糕留到最后,吃的时候也格外仔细。

这样小的细节,他注意到了。

如此,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将来嫁给秦侍郎的娘子,一定十分有福气。”

她捧着绿豆糕在口中小小尝了一角,甜滋滋的,直入心坎。

……

秋芜在甘泉殿外走了半个多时辰,直到实在走累了,才重新回到殿中。

回来的时候,秦衔和魏芝兰正说着话,二人脸上都有自然的笑意,与先前的拘谨、羞涩截然相反。

秋芜看得欣慰,再不替他们担心。

不一会儿,午膳送上来,三人一道用完,秋芜没再留他们,将人送走后,便回去歇午觉。

两日后,翰林院拟好赐婚的圣旨,公诸于众,将秦衔和魏芝兰的婚事定了下来。

这一桩婚事,除了帝后与秦衔、魏家的几人外,再没有旁人事先知晓,因此,消息一出,众人都十分震惊。

秦衔身为皇后的亲哥哥,皇帝身边的重臣,有太多人想与之结亲。可就在他们还在暗中较劲的时候,事情却就这样定了下来,竟是谁也想不到的已然败落的魏家!

一时间,京中渐渐传出些不太好听的流言。

魏家对此多少有些耳闻。不过,他们虽觉得心中不快,难以忍受,但因早就想到过这样的结果,又知晓这桩婚事的确是他们高攀了,是以除了最初同亲朋稍做过解释外,便再没有反驳过什么。

在他们看来,好与不好,都要靠时间来证明。

而秦衔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一改往日的少言寡语,但凡遇上有人说起他的婚事,不论是否与对方熟识,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