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确定。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户籍信息上来看应该是真的,这二人是八十年代最早的那几批大学生,张主任通过目前掌握的线索分析,两人应该不是从境外潜伏进来的间谍,而是被策反的。

“这两人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化学。履历看上去有些怀才不遇的意味,可能正因为这个才被境外组织盯上了,然后被策反了。”张主任推测着说道。

被策反以后,这二人先后进入过多个国家重点工程的化学项目。也承担过多个项目的主要开发工作。

“十年前,也就是武晓晓溺亡案发生前的半年,这两人先后被咱们市的军工企业聘请成为项目专家。”

“这个事情我们查到了。”刘山说道:“我们还以为是这两人主动进入的军工企业。”

张主任点了点头:“这也是十年前我们没有敏锐察觉两人间谍身份的原因。”

刘山点头表示理解:“那也就是巧合了,这么推断那晚孙颖养父母的出现是不是在与他们的上线碰面,被武承正好看见?”

“巧合?”张主任神秘的一笑:“哪有那么多巧合?你如果在国安局工作久了,就会知道,咱们的社会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想要破坏这份和谐的人,无处不在!”

第66章 离去

刘山这一次总算是知道了,那家军工企业为什么极为不愿意配合调查十年前武承以及孙颖养父母先后离职的原因了,原来这里边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尴尬。   “当然,当年连我们都没有察觉出随浩、赵芸两个人间谍的身份,企业就更加没有想到这一点了。”张主任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道:“不过,之所以没有察觉出这一点也有其他的原因,就是武承当年的离职移民。刘山,关于武承移民的原因,你这边有什么推断吗?”   刘山摇了摇头:“我就是一直也想不明白这一点。晓晓过世了,按理说武承很难承受住这么大的打击才对,就算他早就有移民的打算,那也应该是暂缓才合乎常理,至少也要先陪伴老人度过这段伤心的时间。他却走的很急,晓晓的后事办完,他就走了。”   张主任接着问道:“那我再问你,你现在已经推断出当年在河边树林见面的人里,有随浩和赵芸两个人,而武承无意中闯入了那场秘密会议,你现在能不能推断出他们见面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那个时候的孙颖养父母已经是境外间谍身份,那我分析,这个见面应该是上下线接头。”   “对了一半。”张主任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接头也得有原因。或者你在想想武承为什么那么急迫的就移民了?他听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为什么武晓晓会死?或者说……嗯?得死!”   张主任的话让刘山一头雾水,他习惯性的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廖军想要叫他,毕竟一直不说话有些没礼貌,而张主任却摆了摆手,示意廖军没事的。   廖军一杯水都喝完了,尴尬的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而张主任只是透过单向玻璃看着窗外。   半晌之后,刘山突然抬头:“武晓晓的死是因为她听到了不该听的秘密,而她 12 岁的年纪,既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有了将秘密传递出去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死。”   对于刘山能找出这个答案,张主任一点也没感到意外,而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可为什么武承没有死呢?武晓晓听到的秘密,难道武承没有听到?还有,武晓晓听到的那个秘密到底是什么?你不妨猜猜。”   刘山笑了笑:“张主任您这是把我当算卦的了?顺着线索进行推理,这是科学,没有线索只靠猜,那不成迷信了吗?”   “没有线索吗?”张主任似是而非的笑了笑:“再想想,比如武承每天接孩子都走那条路,一连碰到三个熟人巧合吗?那些人有没有可能提前知道他会走哪条路呢?这不是迷信吧?”   刘山缓缓的点了点头:“如果随浩夫妻二人特地制造巧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