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材料刘山看的时间有点长,但廖军并没有催促,而是坐在办公桌后面静静等着。
足足五分钟以后,刘山才抬头若有所思的问道:“这份现场痕迹的报告意思是说,龚飞的血液喷射痕迹不符合现场环境,血液痕迹的分布是受到阻断的,也就是说现场当时有什么东西挡住了血液的喷射,并被带出了现场,难道说是现场真有其他人在?”
“是不是有其他人,目前的线索还看不出来。”廖军也是很不解:“我们一开始以为是后来进入现场的管教及其它人员蹭到或者是踩到了地上的血迹,但是即使是这样,现场应该也会有相关痕迹才对。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有直接遮挡血液喷溅的物体被带出了现场。”
“如果真是这样,那无外乎就只有两种情况。”刘山慢慢分析道:“一是遮挡物体可以折叠成很小的形状,然后被带出去。毕竟在我们到达现场以前,先后有拘留所管教、驻所医生、所长、急救中心医生到过现场,但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有人发现才对。二就是龚飞是他杀,血液喷射到凶手身上,凶手离开了现场,但如果是这样监控视频就有问题,有被做假的可能。”
“那你觉得应该先以什么为调查方向?审讯还是继续走访现场?”
“我觉得都不是。”刘山想着说道:“我觉得应该先查查那个馒头是从哪来的。”
(●'?'●)好的
第58章 牵着鼻子走
廖军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刘山的意思。如果龚飞是他杀,那么正常来讲,找出凶手无疑才是破案的关键。 刘山将手里的茶杯象征性的往旁边一放,随之解释道:“眼下先把龚飞是自杀还是他杀的论断放在一边,因为人毕竟已经死了,事情的结果已经出现,我们不妨先来推断一下必须出现这个结果也就是龚飞必须死的原因。” 廖军被刘山的解释说的一头雾水,绕来绕去的根本不明白刘山到底要说什么。恰在这时,王永和韩林也前后脚的来到了廖军办公室,这也好,人到齐了一次性解释清楚,也省的后边再说两遍了。 刘山还是之前的那个想法:以目前他们掌握的线索和证据,龚飞并没有判处死刑的罪名,这也是刘山不认为他会自杀的原因。 王永虽然发现了龚飞脖颈动脉喷射状血液痕迹的线索,但是以王永的想法,他还是认为龚飞是自杀,而痕迹的缺失或许有其他原因。所以王永反驳道:“目前掌握的线索虽然不能指证龚飞其他的罪名,但是纸条的指向却很明确,龚飞应该是掌握着某些线索,危害到了某些背后人的安全。所以有人以龚飞家人为要挟,让他自杀。这从逻辑上很说的通。” 刘山不加思索的摇头:“错了!这么想的就是掉进了对方的逻辑圈套。” “这话怎么说?”王永举到嘴边的茶杯顿住了,又重新放回了桌上:“这逻辑上完全合理。” “对方就是希望咱们这么想。”刘山似乎很是胸有成竹:“其实在龚飞死亡的这件案子中,他是怎么死的根本就不重要,或者说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则是他为什么要死。” 刘山不等其他人发问,就开始解释起自己的观点。首先与他们进行博弈的对方应该很了解警察的思维方式,警察破案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找到凶手。 只要掉进这个逻辑陷阱里,那么刑侦支队的办案方向,就会很容易被引导,纸条、碎屑的成分、血液喷射痕迹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引导警方往凶手的身份、作案手法上去引,而让警方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龚飞为什么得死? 因为掌握某个秘密?纸条是这么暗喻的,而正常逻辑也会如此思考。然后就会有很大的警力去追查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但最终的结果或许就是根本查不到龚飞到底掌握了什么秘密。 “因为掌握秘密本来就不是龚飞。”刘山很淡定的说道:“而是一直隐藏在龚飞的光芒下的另外一个人: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