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死了,元暮江还没死。他这个人,对什么事都钻牛角尖,造反也是,不拼尽最后一口气不罢休。刀枪剑戟尽管从四面八方涌来,他能躲则躲,实在躲不开的,就生受着,也不喊停,也不求饶。
甚至连话都不跟宣平侯说,只用一种平淡又沉静的眼神望向他。仿佛在说,我人就在这儿,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一个前途大好的年轻人,干什么不好,非要来干这掉脑袋的活儿。奸佞权臣这种人物,是个人都看不起,贺君山起初,也只把元暮江当作是韦太后的爪牙,还是最下流无耻那一种。
可今天,他忽然转变了想法。连同韦太后在内,他都只认她们是一群冥顽不灵的傻子了。
什么都可以作假,可人在面临死亡时的态度却做不了假。一个内怀奸邪、心术不正的人,他是不可能以那样大无畏的姿态英勇就义的。
最后,贺君山喊了停手,有意无意的,他放了元暮江一条生路。他这个人一贯都是这样,哪怕是对敌人,也有两分恩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赶尽杀绝。
接下来等待元暮江的,当然是收监候审,他是谋逆主力,又是臭名昭著的权力走狗,一旦官家掌权,他必在勾决名单之上。
一场引人瞩目的反叛,天还没亮就被逐步平息。元暮江等人伏法后,宣平侯甚至都不用再多费力气派人救火,老天爷就跟个捣蛋鬼似的,神来一笔降下甘霖,人间多少怨气,都被她压平了,浇灭了,摧毁得一干二净。
韦太后的眼泪,也是在听见窗外雨声霹雳那一刻滴落的。生不逢时,连老天都不占她这边,再怎么不服输,又能怎样呢?人不跟命斗,这么简单的道理,她怎么活到几十岁还弄不明白?
哭着哭着,韦太后又笑了。二十年来如一梦,她看了看身上的皇帝冕服,情难自禁地做了个“平身”的手势。众卿平身,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她却再也没有机会脱口而出了。
怨恨么,且怨且恨。痛苦么,也痛也苦。她毕竟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眼瞧着快熬到头了,一夕之间又化为灰烬,怎么能不痛,又如何能不恨呢?
只不过,女人活到她这岁数,见惯了人世浮沉,心里再痛再恨,嘴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呐。
以前还有个杨仙芝,现在当然树倒猢狲散,连她也不在身边了。从官家亲政以后,韦月娥搬回慈明殿独居,她一次也没来看过她。韦月娥知道,她这是站到她儿子那边去了,要不然她就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嫌弃她晦气,所以躲得远远的,连个面儿也不露。
一想到她,韦月娥这颗心,就更隐隐作痛。先帝宾天多久了?快十六年了吧?从她选中她的儿子当皇帝,她们俩就光明正大绑到了一块儿,这么多年,一天也没分开过。
刚开始,她们互相提防,可在一起久了,就不怎么隔膜,反而推心置腹起来。多少次韦月娥被大臣们气得大发雷霆,都是杨仙芝一手哄她。十几年间,她们光是蜜语甜言就说了不少,从来没想过鸾凤分飞。
每次有了分歧,也是杨仙芝先退一步,韦月娥再做妥协,所以她们几乎也不吵架。她明明说过的,她会永远陪着自己,事到如今,她韦月娥已无可能绝处逢生了,可杨仙芝在哪呢,她怎么还不出现?
哦,是了,她不会出现了。她儿子重掌大权,她就要当上大晟朝独一无二的太后了,她忙着这个,怎么还会贵步临贱地,来看她这样一个失意之人呢?
韦太后长叹一声,忽然间觉得特别委屈。
宫里的奴才都有一桩不可多得的好处,那就是机警。还不等宣平侯带头平乱的消息传遍内廷,韦太后这里,就已经没什么人留下来伺候。
只有一位老眼昏花的嬷嬷一直守在殿门口,她早年间受过韦太后的恩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