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臣们攒着劲儿催韦太后给赵裕安广开后宫,老太太不占理,只能同意先让官家把皇后定下来,再从才选的佳丽中择一二位德才兼备者纳为妃,也就大差不差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体面,其实挺贼的。那两个侧妃就不说了,每年九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往掖庭推选“良人”,她们基本就是后妃的被用人选。官家这次讨老婆,变数最大的,当属皇后之位。

韦太后的懿旨,只明说了她预备怎么给官家纳妾,可没有说皇后咋办。她跟大臣们玩了个心眼,皇后人选,她跟杨太妃早在私下商量过了,知道公布出来,大臣们一定不同意,索性藏着掖着,等官家大婚那天再闹个石破天惊。

皇后这个位置,何其重要,韦太后躲躲藏藏,大臣们很快也觉出来不对,尤其少帝党,他们是最需要这个皇后人选来巩固势力的。都说夫妇一体,掌握了皇后,不就等于掌握了一半的皇帝,有这么个肥缺捏在手里,官家亲政以后,少帝党再想把控朝堂,也方便不是。

所以,赵裕安这几天又烦得不得了。他那两个妈喜欢韦家一个小姑娘,听说才十三岁,连毛都没长齐。大臣们在这事上更是众说纷纭,一时说刘家的好,贵气端庄,一时说王家的也不错,温柔娴雅……更有甚者,还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保媒保到官家头上,给选了个胖得走不动道的,说是福相,好生养。

这都什么跟什么,纯闹笑话呢!赵裕安气得在乾元殿走来走去,又叫奴才们把秀女画册捧出来看。

咱们这位年富力强的官家,这些日子啥正事不干,专翻秀女画册,从头看到尾,再从尾看到头,也没找着一个合心意的皇后。

他长到二十啷当岁,对女孩子也有好恶。喜欢白净一点的,又秀气又斯文,人也不能太呆,不然说起来话来没意思,能识文断字的最好,懂事,知道心疼人。

看了半天,还是气馁,又给扔到地上,泄愤般狠狠踩上两脚:“看来看去,还是这些庸脂俗粉!”

宫人们都知道,官家这是心里横着气呢,朝政上的事情不许他过问也就罢了,现在连讨谁做老婆也给他卡得死死的,官家正是年轻好闹意气的年纪,他哪里肯?

气狠了,赵裕安连眼睛都是红的。奴才里面,只有贴身服侍的七宝还敢端着茶到跟前劝一劝:“哎哟我的好官家,何苦动这样大的气?”

说着,又撅着屁股去拾散落一地的绣像。

赵裕安不痛快,看奴才们也生气,就不轻不重往七宝屁股上踹了一脚,害他摔了个狗吃屎,赵裕安反而哈哈大笑。

得嘞,小祖宗笑了,比什么都强。明明没踹疼,七宝还是嗳哟嗳哟捂着屁股叫。他知道官家就吃这一套,这小祖宗的脾气来得快去得更快,总是一逗逗就好了。

那天也是一样,官家弯腰笑了一会儿,又跟往常一样坐到书案前写字读书。太后太妃对他看得很严,再小一点的时候,人还不够书案高呢,白日里背不出书,晚间那一顿饭就落不着吃。正因为这样,官家再怎么混不吝,学问还是很好,策论诗书都学得不错,天文地理也懂一些,连风水都会看。据说,韦太后那座气势恢宏的皇陵,就是他给看的位置。

七宝见小主子神色如常,也安心做起自己的事来。他才刚把地上的狼藉拾掇清爽,正准备喊小太监进来多点一盏灯,就听官家略带惆怅的声音从书房里传出来。

“七宝,我是个庸懦无能的皇帝,是不是?”

这样的话,七宝一个太监哪里敢答,只装听不到,连跪也不要跪,不给反应就成。只等屋内冷上一阵子,官家自己就明白过来,就不会追着他们奴才刨根问底了。

赵裕安自己问出口的问题,他那儿,自然也有现成的答案。在今天以前,他从不觉得慵懦有什么问题,韦太后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