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的“街道”上,原本的垃圾山更高了三分。
看似杳无人烟,只有垃圾的地方,跑过几只畸形的老鼠。
飞艇呜呜的声音逐渐消失,垃圾山附近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影。他们从四方围住了垃圾山,在警惕地打量彼此后,身影飞快地冲上垃圾山,弓起背开始“寻宝”。
垃圾山太大了,于是第一批来“寻宝”的人避开了其他人,只迅速地在新增加的区域里找寻食物或者可以用到的各种工具。
但渐渐越来越多地人出现在这个区域。
于是找到食物的人大部分都狼吞虎咽直接塞进嘴里,少部分找到“工具”,或者一些“武器”(锋利的贴片,或者其他可以用来攻击的用具)的人,则小心翼翼护着他们找到的物品,迅速消失在由不同垃圾组成的街道里。
先来的人很快就有了收获,后来的人有些选择自行去垃圾山上寻宝,有些选择直接拦住已经有了收获的人。
毫无克制地战斗就在垃圾山旁边爆发,鲜血横飞间,那些还在寻宝的人都不约而同加快了速度。
垃圾,脏水,污渍,混合着路边原本就有的毒气与血污,让刚落下来的,“干净”的垃圾,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染上了灰红色虽然用干净来形容垃圾,本就不怎么恰当。
仁王看着这一幕。
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太超过,也太不真实了。
再加上通过小屋的窗口看外面的场景,原本就像是透过监视器,或者TV电视。他几乎以为自己是在看什么付费电视台的限制级节目。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仁王有些机械地往自己嘴里塞了个巧克力。
这是之前活动积分兑换的小屋道具里面定时更新的。
小屋道具只能通过活动来兑换。在去过系统来源的那个世界之前,系统活动是定时开启的,每四个月会有一次,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任务积分,再用任务积分来兑换道具。
仁王从前只觉得这种兑换活动没什么意思,奖励泛泛。他会在系统的帮助下去到其他星球,完成一些难度不定的任务,得到任务积分,而任务积分也只能用来兑换商场里存在的小部分道具,比如体力瓶,又比如小屋的特殊家具等等。比起那些积分可以兑换的东西,去其他星球的那些经历不是更宝贵吗?
仁王更看重在不同星球冒险的经历,便也不吝惜积分。
自从他升入国三,本身的网球技巧提升,他就不怎么用有一定副作用的体力瓶了。小屋道具倒是每次活动都会换一个主题,会有跑马场,巧克力喷泉,烤年糕机器等等契合主题的特殊家具。
活动积分无法累积计入下一个活动,不兑换也是浪费,因此仁王每次完成任务后都认认真真将积分能兑换的道具全部兑换掉,那些特殊家具就都堆在了小屋的仓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