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比赛大多是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有到达生理上的巅峰期, 在体能分配上又不如老牌职业选手来得熟练, 心态也不成熟, 一旦前两场失利, 后面的比赛只有越打越差的份。他们的打法也很容易被对手看透,一旦无法变通, 比赛局面就会越来越一边倒。
仁王是个例外。
他这样自然也是冒了风险的。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如果他面对纳达尔本身就被死死压制住,那么就算不放弃一两场比赛也赢不了。而如果放弃掉一两场去铺垫剩下的三场比赛,说不定还有胜利的可能。
仁王当然还想赢。
第三场比赛他打得很凶, 字面意义的凶。
分明第二场已经打到抢七, 第一场还攻势网球, 节奏被强行拉起来,但第三场他依然没有放慢速度。第二场强行拖住节奏的拉锯战让他看到了纳达尔呼吸的变化, 加上第一场的强攻,目的就是为了消耗。
第三局看上去像是第二局的翻版,比分交替上涨,只是打得鼻第二场更快一些。
但实际上,这快了不到半拍的节奏,让体能消耗几乎翻倍。
纳达尔也发现了仁王的目的,他开始自如切换握拍的手, 用二刀流的打法来缩短奔跑的距离, 节约体能。
仁王也是二刀流, 他自己就常用这种打法。
见纳达尔用出二刀流,他也用了二刀流的技巧。
两个二刀流对决,节约体能的那部分就被相互抵消了,甚至仁王还利用二刀流的特性进一步加快了节奏。
和瓦林卡的比赛让仁王在技巧上的底蕴加深了很多。他的学习能力和提升速度让当时的瓦林卡惊讶。与瓦林卡比起来,更加天赋卓绝的纳达尔,面对仁王的学习速度,反而没有太多惊讶的情绪。
他只是将“不错”的标签摆在仁王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