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不知道是从哪位亲朋好友那里听来一个偏方,说弹古筝能矫正小孩子眼睛近视的问题,程爱敏如获至宝,当机立断安排周霁开始学古筝。

说这既能治近视,还能顺便学习一门新特长,属实是两全其美。

当时才六岁的周霁,虽然不想学,但哪有拗得过母亲的可能?

于是只能服从她妈的安排,以后的每个周六,固定到一位程爱敏朋友介绍的古筝老师家去学琴。

说来也奇怪,从小到大,不管学什么都又快又好的周霁,偏偏在音乐方面“少根弦”,于是理所当然地,在古筝学习中遭遇了滑铁卢。

每次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她也会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勾、托、抹、挑’,可指甲不是勾住了不放,就是滑过去没弹响,活像是一双手十个指头根本不是自己的了。

到了自己练习的时候,她的指尖又开始不听话地在弦上乱碰,右手刚按下泛音,左手却跟不上节奏,音符像被摔碎的珠子,四散在空气里,就是怎么也串不起来。

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姓方,人挺严厉,对待学不会的学生,丝毫不惯着,轻则言语奚落批评,重则拿小木尺打手心。

周霁本来就学艺不精,再加上老师看她也不像个逆来顺受的听话孩子,一副很有自己主意的样子,想杀杀她的锐气,所以自然把她当成了重点的批评对象和反面教材。

周霁一个多月学下来,板子没少挨不说,方老师还总说她是“聪明面孔笨肚肠”、“绣花枕头一包草”、“人看着挺机灵,手笨得要死,其实什么都学不会”云云……

但学古筝这件事本来就不是周霁自愿的,是被程爱敏赶鸭子上架硬逼着来的。

而且周霁其实非常讨厌弹古筝的时候要戴那套护甲,因为那长长的护甲,总让她想起清宫戏里,心思刻毒,拿着长针毫不留情地往女主角身上扎的恶毒老佛爷和皇后……

周霁晕针。

一来二去,她心里对于学习古筝的抵触情绪,自然是越来越盛。

终于,又到了一个周六,方老师照例开始逐个检查上堂课教过的曲子。

轮到了周霁,在她一连弹错了两个音之后,方老师终于耐不住了,又开始对着全体学生奚落道:“你们可千万别跟她似的,整天坐在这儿,什么也学不会,天天白瞎父母的钞票。”

听了这话,周霁心下自然不忿。她想,既然您也觉得我不适合学这个,在这里坐着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那您怎么不跟我妈说,让她别再送我来了呢?

心里这么想着,她嘴上确实也这么说了。

下一秒,她抬起头来,仰头正视着女老师,说:“老师,那我就不学了。”

说完,她直接走出了老师家的琴房,连自己的琴都没拿。

擅自帮自己“退学”的周霁从老师家跑出来,也没处可去,于是索性进了旁边的一家新华书店,在书店里看了一下午的课外书。

直到到了平时下课的点儿,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往家走。

回到家,一进门,就瞥到程爱敏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她呢。

她再一抬头,看见客厅的桌子上摆着的,那架自己刚才落在老师家的古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果然,程爱敏大发雷霆:“周霁你是什么意思?!妈妈好不容易托人找老师,送了你去学琴,每周末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中午送,晚上接。你倒好,学学不会,现在还敢在课上公然顶撞老师了?你到底有没有家教?这样让不让人笑话?”

周霁说,“是老师先骂我的。”

程爱敏火气更大了:“你是学生,人家是老师,你学不会,人家骂你两句不是天经地义吗?不骂你,你怎么学得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