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子里刚刚成年就步入婚姻生活的,大有人在,但细细观察下来又大有不同。

一个女人在一夜之间步入一个全新的家庭,和那些还在读书的同学越走越远是必然的。

她也许会有不错的妯娌、通情达理的婆婆、看上去友善的亲戚,但只有很小很小的概率,她会拥有一个朋友。

一个属于自己的朋友。

她的生活被「婚姻」无声的撕开,在新的社会关系和无穷无尽的家庭责任里打转,甚至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母亲。

「朋友」这个词未免太过奢侈。

把时间再往前推呢?

那些玩玩闹闹的岁月本就短暂,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或者搬家,孩子们的友谊就自然飘散了。再大一点,自己总是急着回家干活带弟弟、做饭,有时候连作业都没时间写。

唯一能和朋友相处的时间就是在学校里,朋友也自然而然地有了“新朋友”。

在李红的记忆里,自己的妈妈就没有朋友。

她只能在父亲和兄弟伙聚在一起的时候,在一旁端茶送水、陪着笑脸,看着他们把酒瓶子和瓜子壳扔了一地,却依然要给足父亲面子,等众人散去后,父亲常是说着醉话往床上一躺就睡去了。

总是自己和妈妈、弟弟,默默收拾着残局。据说弟弟的智商停留在 5、6 岁,李红却觉得弟弟比爸爸知道心疼人。

“你少和村里的谁家媳妇走得太近!”

是父亲常瞪着眼睛对母亲说的话,哪怕她们只是在晾晒衣服的时候多聊了一会天。

母亲是没时间交朋友的,或者说,母亲从来就没有交朋友的权利。

李红一度以为自己也会和母亲一样,像一颗直挺挺的野草,孤独又忙碌的活下去,直到慢慢和脚下的土壤融在一起。

就算在许家,山上的土不过是变成了花盆里的土。

她一直这么想。

现在杨莉竟然说,她们已经是朋友了?李红一时间无法消化这句话的含义,感动、欣喜又不可置信的表情来不及调和,就这么僵在脸上。

“你这什么表情,笑得比哭还难看,哈哈哈。”杨莉被李红的反应逗笑了。

直到听完李红一哽一哽地诉说完这两个字于自己而言的分量,还有她曾经的经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