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成帝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无奈,却又有些宠溺的笑。
近十年的君臣,虽是神交居多,可到底意义不同。
之于徐首辅,嘉成帝是敬重、信任;之于林邈、陈坚等人,嘉成帝是理所当然;之于吴阁老之流,嘉成帝是居高临下,带着一种戏谑的鄙夷。
一个帝王这一生中,身边会有太多太多的臣子,每个臣子都是一个不同的角色。大抵这世上再也不能有一个臣子,能像薛庭儴这样让嘉成帝感觉如此复杂。
是一种夹杂着信任、赏识、忌惮,却又充满了亲近感。就好像曾经是一个战壕的袍泽,那种不是情义却似情义的感觉,大抵能记一辈子。
“朕难道就是如此没有容人之量的人?”嘉成帝低声喃喃。
殿中一片安静。
这一次,郑安成却再不敢插言。
半晌,嘉成帝才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这些日子,见你和吴阁老走得挺近?”
郑安成的脸当即僵住了,他低着头赔笑:“吴阁老是阁臣,奴婢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难免有所交集。可若说走得近,却是并不曾。”
嘉成帝并未有任何表示,似乎就是顺口一句话,可这句话却在郑安成心中引起惊涛骇浪。
这个服侍了嘉成帝一辈子,却至今未堪透帝王之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权势滔天,却如无根之萍,一切只能寄托在嘉成帝身上。
嘉成帝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眼神,都足以让他揣摩许久。
在还没摸透陛下到底如何想的时候,他不该搀和进去。此时,郑安成深深的这么懊恼着。
“罢了,有才之人都傲气,朕乃天下之主,当有容人之量与广纳贤才之心。朕来口述,你来记着,等会儿发去内阁,再派个人去山西,把他给朕叫回来。”
第228章
“吴阁老,吴阁老!”
太监独特尖细的嗓音,在吴阁老耳边响了两遍,他这才回过神。
李辉笑眯眯地道:“陛下吩咐让内阁照着拟道旨,再挑个人去一趟山西。”
吴阁老下意识看向那道草拟的口谕,有些犹豫道:“可这太子少傅,要知道如今太子未立,何来少傅?”
李辉也不说话,就是笑眯眯地看着吴阁老,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问题问得有些蠢。
谁说了没有太子,就不能有太子少傅?
中枢有三公三孤,乃是皇帝辅臣,地位十分崇高。后三公沿袭为虚衔儿,作为加官或者增官,封授给有功之大臣,生者为加,死者为增。而三孤则成了东宫辅臣,又分少师、少保、少傅。
其实说白话点,就是太子的老师,负责教导皇太子的人。
虽如今储君未定,但朝中请立太子的声音,一直未停歇。此番嘉成帝封授薛庭儴为太子少傅,实则就是一个信号。
一是嘉成帝已有立太子之心,二是薛庭儴此人前途无量。
这才是吴阁老怔忪的真正原因,他没有想到嘉成帝在下旨召薛庭儴回京后,会给对方这么一个位置。
太子少傅。
皇帝早有殡天的一日,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太子少傅的地位显而易见。
换句话说,哪位皇子做了薛庭儴的学生,就是太子了?
“老臣这就去办。”吴阁老笑得有些难看道。
李辉这才赶忙出了内阁,回去复命。
在余庆村住的这阵子,别人也就罢,宁宁可是十分快活。
她在村里结交了许多小伙伴,每天用了饭,就跑出去疯玩,让招儿不禁摇头叹息和薛庭儴说家里养了个疯丫头。
实际上也是宁宁打小玩伴少,大哥和表哥要读书,每天陪她的时间很少,二哥是个懒的,宁愿陪着娘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