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也是白瞎。吴氏想着,就觉得自己的小闺女果然是个想的全面的。
只是这丫头啥时候知道这么多做洋芋的法子的?难道真的是从书上看来的?吴氏摇了摇头,自己在瞎怀疑啥啊,小桥是自己的闺女,做的事情可都是为了家里好,她都在想啥啊。亏得还是小桥的亲娘。
小桥要是知道吴氏对她怀疑了一遍,说不定以为她是鬼附身,肯定会惊出一身冷汗的,不过她不知道,所以不知道的人最幸福啊。
要说郭氏知道叶柱这边买了牲口,那是没有不高兴是不可能的,郭氏对老爷子说:“看看,这都是你说的好儿子,以前让他每个月给我们养老的钱,他一声不吭,现在好了,倒是有那个闲钱买牲口了,咱们还苦哈哈的天天去田里做苦力,这就是你那孝顺的儿子?”
老爷子半响说道:“老二买个牲口,也是我们老叶家的脸子,以后咱们谁家有个事儿,他难道不会给我们用?你就别瞎咧咧了,难道还要叫老二把那牛给退了?”老爷子是庄户人家,对牲口也是一种天然的喜爱,知道老二买了一头牛,他也是高兴的,虽然现在分家了,但是他知道老二的性子,他的牛肯定自己也用得着,那么这么多年用牲口的愿望也可以实现了,你说老爷子能不高兴吗?
而且这些时间,老爷子也发现三个儿子现在对自己有些不满了,他还不想成这个样子,想着能和从前一样呢,所以郭氏这挑拨的话,他就没接。还告诫郭氏不准去那边弄啥幺蛾子。
所以叶柱那边觉得郭氏知道了这个事儿没有闹腾,还真是奇怪了不少,不过他们也不是把这事儿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人,他们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的把日子过好呢。
☆、81 到底是啥事儿
这头水牛有两岁,正是有力气的时候,叶柱和立夏在院子里给牛搭了个牛棚,以后那地方就是它的窝了。
家里剩下的钱除了把已经开荒的旱地上了文书,正式成为自家合法的土地外,还另外买了五亩水田,这水田是中等的,一亩的价格是五两银子,刚好花了二十五两。
这下自家也有田种水稻了,也不愁没有白米饭吃了。叶小桥一家子都很高兴,知道有人眼红,但是又如何?过好自己的才是最要紧的,如果因为怕有些人不高兴,而藏着掖着,那这日子也过的不痛快,大家也不是为别人而活的。
看看别的人,叶五爷就因为自家日子过好了,而衷心的高兴,反而是那些所谓的亲骨肉,就见不得自己家里过的好,那么为啥要顾忌他们的感受呢?
这天学堂里放学,叶小桥和立夏立秋三人去康县买笔纸,因为家里条件好了一些,现在立秋练字也可以用纸了,三个人很高兴的赶着自家的牛车去了康县,到了县城门口的时候,因为是赶着牛车,还要给县城门口的守门士兵进城的钱,这就是所谓的过路费吧,不过是一文钱,但是对还多穷苦老百姓也不算是少了,一进一出就是二文钱,订两个鸡蛋钱呢,难怪好多人都不乐意赶牲口进城,花销大啊。
不过今天他们有给大姑和二姑带的东西,都是自家地里出的地瓜等物,没有牲口还真不好弄过来。
家里的日子过好了,叶柱和吴氏就想着这些年被两个姑姑照顾着,这个时候也是时候回报一些了,何况,能和汇宾楼联系上,都多亏一凡表哥了,真的是咋报答都不过分了。
先去了叶大姑家,叶大姑家如今又买了两个丫头,大姑真的成了富家奶奶了,因为和齐公子合作米铺的事儿,这一年的收入比以前要多多了,也就不在乎买两个丫头了,叶大姑见到侄儿和侄女儿很是高兴,说道:“以后来就来,可别再带这些东西来,你们自己还要用呢。”
立夏笑道:“大姑,这都是我们自己地里出来的,送给你们尝个新鲜。”
“就是啊,大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