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攸宁第一次见赵徴起,他身上便无时无刻不是这种味道,攸宁本身不是很喜欢熏香,但对于这个味道,倒是不曾排斥过。
……
等到攸宁睡足醒来后,她发现赵徴已不在屋子里。
她浑身懒洋洋的,唤了月娥和荷儿两人进来,开始洗漱。
已过了巳初,天色也放晴了,暖烘烘的日头再次出现,将湿漉漉的地面渐渐熨干。
攸宁用了这迟起的早膳,逗了金丝球半晌,便随着两个丫头出去走走,秋雨初霁,虽不是山,但空山新雨后也是说的通的。
赵家有个小花园,栽种了许多品种的花,如今正入秋,花园里菊花初绽,花团锦簇,如锦绣绮罗般。
攸宁再次遇上了赵商与徐若莹夫妻二人,两人正亲密无间的倚着,时不时亲亲额头,摸摸小手,两人一个笑意盈盈,一个羞涩温柔。
当真是好一对鹣鲽情深的璧人。
“二伯,二嫂……”
攸宁本也不想打断二人的浓情蜜意,奈何这仅有的一条小道被二人挡住,又打了照面,怎么说都要打声招呼的。
打情骂俏的两人闻声回头,情态各异。
赵商是个脸皮子厚的,要不然也不会抱的美人归,被攸宁看见,脸上不仅没有一丝不好意思,反而大大方方的打着招呼。
“三弟妹。”
反观徐若莹就不同了,小脸像是打了几层胭脂,仿佛能滴血。
跟赵商那厮比起来,她可差的远呢!
“三弟妹可是去找三弟的?”
为了转移尴尬,徐若莹想起了刚刚路上碰见的赵徴,问攸宁道。
“找他?他在哪?”
攸宁不解其意,莫不是赵徴也在此处?
赵商立即就知道了他这三弟妹只是凑巧路过,而不是他以为的关系一夜千里了。
“呐,就在那,直走到头,左拐后有片竹林,三弟就在哪,弟妹不妨去看看……”
想来也是无事,又好奇赵徴去竹林作甚,攸宁笑着应道。
带着两个欢喜的丫头,就朝着竹林去了。
为什么说两个欢喜的丫头呢?
都是因为婆母郑氏整的这一出,姑爷留在了主屋,两个丫头就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
好在攸宁不知晓她们的心思,要不然少不得说道一番。
夏日里,竹林便是最为清幽的地儿,到了这初秋,甚至还多了几分清冷寂寥,让穿得略微单薄的攸宁觉得身上有些发凉。
这样寒凉的地儿,赵徴那身子骨能受的主?
带着疑惑,攸宁踏入这幽幽竹林,不期而至地看见了青石上那道犹如谪仙般出尘的身影。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也许是天生带着几分道缘的缘故,再配上赵徴那张极为漂亮的脸,攸宁总觉得他不似凡尘中人。
此刻,谪仙一般的少年郎正拨弄着膝上的七弦琴。
那是一把杉木打造的琴,通体漆黑,琴身雕刻着萧萧竹叶,以金描之,玄金相映,质朴高华。
低沉悦耳的琴声仿佛泉水叮咚,流淌过耳边,攸宁识曲,知道这支曲子叫《欧鹭忘机》。
此曲出?《列??黄帝篇》,“鸥鹭忘机”?词,“忘机”本就是道家语,教化世人忘却计较、巧诈之?,??恬谈,与世?争。
这样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的理念,在这支曲子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难怪道家视若珍宝。
宽大的道袍下,少年郎身形清瘦,看不出形态,但那双奏琴的双手,却是白皙修长,颇具美感。
攸宁不忍打断他,只在一旁静静的听着,露出浅浅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