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姨娘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同知是正五品,升官再加进京,即便只升一级,那也是进了四品的阶……她怔了一会儿,忽然用力摇了摇头:“便升职了又如何!我雯儿如今已经记在了夫人名下,是老爷的嫡女,将来必定有好前程。韩家大爷便是得了皇上看重,如今不也不曾升官么?”
小珠不敢说话,随便敷衍了两句就溜了出去做活,只留下孙姨娘一人在房中,一时隐隐觉得有些后悔,一时又给自己打气,反反复复,折腾了整整一日……
绮年倒是注意到了吴知雯的离去,却不知是为何。不过今日她也顾不得吴知雯,只管拉着韩嫣,将她介绍给一干姑娘们。许茂云与韩嫣果然脾性一投,一见如故,两人拉着手就说起话来。
正在热闹时,有小丫鬟匆匆进来报信:“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二姑太太来了。”
李氏和郑氏都是一怔,李氏连忙道:“快请,快请。”又向座中告了罪,亲自迎出二门去接。
这边水榭上的姑娘们也听见了这话,有几个消息灵通的便悄声讲起话来:“是广东总兵手下严指挥的夫人罢?”
片刻之后,李氏与一个中年妇人说笑着走了进来,后头还跟了一群人。绮年遥遥看过去,这妇人长得与吴若铮略有三分相似,肤色微黑,比起京城贵妇来少了几分雍荣,却多了几分海边人的爽朗和硬气,由李氏引到颜氏面前,便深深屈膝行了一礼:“十数年不见,母亲还是这么健朗,女儿也就心安了。”
周围人都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吴家二姑奶奶吴若蓉。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是谁?两广总兵呗!吴二姑奶奶嫁的可正是两广总兵手下的得力干将呢。虽则因着献俘的事,原本的从三品变了正四品,可看这阵势,没准儿一年半载的这半级就上去了,可算是京中新贵呢。
颜氏心里却不是很痛快。吴家四位姑奶奶,只有吴若蓉是庶出,当年不过是嫁了个从六品的小武官,还是远嫁两广。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再见面了,却想不到姓严的竟然青云直上。
倘若仅此而已倒也罢了。一个家族,最好是女儿嫁得好,儿子娶得好,如此一来左右逢源,才能屹立不倒。吴若蓉虽是庶女,嫁得好了将来也是家里的助力,本该高兴才是。可是颜氏此时看见吴若蓉如此风光,就不由得想起同样嫁了武将的亲生女儿吴若莲。同样是远嫁,吴若蓉妻凭夫贵,吴若莲却只落得郁郁而终。如此对比,教颜氏如何高兴得起来?只是碍着席间有外客,不得不也做出一番慈母模样来嘘寒问暖一番。
吴若蓉客客气气与颜氏说了几句,便招手叫上身后人来:“这是您的外孙女儿。”
吴若蓉身后跟了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最大的一个女孩十四五岁,模样颇似吴若蓉,穿一件海棠红窄袖夏衫,端庄利落。
后头那一对男女孩子显然是双胞胎,因年纪不过十一二岁,男孩子尚未脱了那圆润的轮廓,看起来就更是相似,若不是身上穿的衣裳不同,真是分不出来。
最后头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模样长得半点不像吴若蓉,倒是与身后站的一个姨娘打扮的女子十分相似,显然是庶出的。
吴若蓉笑道:“这个是大丫头同芳,今年十四了。这两个是二小子长亭和二丫头幼芳,已然过了十一的生日。后头那个是三丫头惜芳,九岁。大小子长风已经十七了,这时候不好带进后院来,先叫他去见大哥二哥了,回头来给您请安。”
李氏看了严同芳十分喜欢,就连郑氏也极希罕双胞胎兄妹,忙忙的都叫丫鬟回房去取东西来做见面礼,就连席间的夫人们,也少不得要拿出些东西来。
绮年等人都过去与表姊妹们见礼,颜氏心里不快,道:“小孩子在这里反拘束了,都到水榭去说话儿罢。”
阮盼携了严同芳的手笑道:“表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