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福晋觉得她聪明非凡学得极快之外,这府中的生活在雁姬的眼中没有一点变化。
只除了一点。
“福晋,这是庄上的收成。”嬷嬷小心翼翼的看着雁姬的脸色,将陪嫁庄子上的收成交到她的案上。
雁姬细细计算着。她还记得以前,她嫁给努达海后,她带来的陪嫁是完全归入这个府中的,她虽然留有私房,但大部分的嫁妆都交到了府中的库上。如今一切重来,她当然不会再做同样的事。
原本女子的嫁妆就是女子的私房,婆家并不会收走,以前是她一心跟着努达海过日子,认为夫妻自当一体,经过那一遭她已经知道了,她或许只会有一个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可以有无数个妻子,这夫妻一体本就是个笑话。
午后,雁姬带着嬷嬷去陪额娘闲话,她今天还有事要请示额娘。
陪着额娘说了会儿家事,雁姬起了个话头说:“大爷的房中……有些空……”
老福晋立刻看了雁姬一眼,放下茶碗说:“可是有什么人在你耳边嚼舌头了?只管禀给我知道!”说着老福晋就看自己旁边站着的嬷嬷。
雁姬软软一笑说:“哪里有什么人在媳妇耳边嚼舌头了?只是大爷如今也有十七岁了,妾身自家哥哥这个年纪也有几个通房,以前在家里也是知道的。”
老福晋抿嘴一笑不说话,她想看看这个新媳妇想干什么。努达海当然有房中人,十一岁时就给他选了两个放在房里,这几年下来有四五个,只不过成亲前努达海都给撵出去了。虽然当时老福晋觉得这样有些不太好,但想起雁姬是老大人旧友家的格格也就默许了努达海的作法,这种话传到亲家耳中当然也代表了他家对雁姬的重视。
雁姬说:“妾身虽然是个不懂事的,心里明白这是额娘疼儿媳,但儿媳却不是那捻酸的人。”
老福晋拍拍雁姬的手说:“我当然知道你是好的。努达海房里是有几个人,不过已经送到庄子上去了,你就不要多想了。”
雁姬说:“那些人也是服侍过大爷的,妾身想请人将她们接回来。”
老福晋这下放心了,但还想再试探一下说:“不必如此,不过是些丫头罢了。”
雁姬笑说:“总是服侍过大爷的,想必也有好的。大爷身旁还是使着旧人好些,更知冷热。这只是儿媳的浅见,如有不妥,还请额娘示下。”
又花了些口舌,雁姬终于请得老福晋的同意接回那些被送走的丫头。上一次她就知道这些人的存在,只是当时认为这是努达海对自己的真情而心喜,但现在不一样了。
一个跟一百个又有什么分别?
等努达海下次回来时,惊奇的发现被他送走的丫头们跟在雁姬身后迎接他回家。
一晃十年过去。
雁姬已经生下骥远,但原与骥远差两岁的珞琳如今却只有四岁大。
府中除了她生下的嫡长子骥远外另有四个庶子,十年来她给努达海纳了六个妾,之前接回来的几个丫头有三个在生产时难产或产后血崩而亡,其余几人都生下孩子后扶成妾。
族中也有亲族家的女儿送来,她跟老福晋选过后几年里纳了四个进来。
珞琳是嫡女,她上面有两个庶姐,下面有四个庶妹。虽然家里女孩多,但老福晋和努达海都更偏疼珞琳,以前雁姬只在旁人家中见过何谓嫡庶之别,亲眼看到仍不免惊讶。
府中现在极为热闹,老福晋直说是因为娶了她才旺了努达海。
努达海现在已经受封将军了,而老将军已经战死。老福晋在老将军战死后的一年里一下子老了二十岁,看起来更像雁姬印象中的那个额娘了。她常常说如果不是府里还有这么多的孙儿,她早就撒手离开了。
骥远十一岁时,老福晋说要给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