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3)

“你看,‘童’字的写法,是上面一个‘立’字,下面一个‘里’字,就是‘立’的‘里面’嘛!所以我怀疑跟这块匾上的‘立’字有关!”周韵然道。

“然然,写这块匾的时候还没有简体字呢……”张毅城道,“繁体的‘里’字可不是这么写!”说道繁体字,张毅城可认识不少,里的繁体写法是“裡”。

“嗯……好像是有点道理……”别看张毅城不信,董老板倒是挺认同周韵然的分析,“那你觉得杜文秀会往里藏什么?”

“遗书一类的吧……我不知道……”周韵然摇摇头,“我也是猜的。”

“我看看……”董老板干脆把残匾从书架上抱了下来,翻过匾额开始敲击匾额背面,没敲几下眉头便皱了起来,“好像确实是空心的……”董老板敲了敲匾背面声响异常的地方继而又看了看正面,似乎还真是“立”字部位。“小张,茶几下面有个陶罐,里面有瓶启子你递给我一下……”看这意思董老板似乎要亲自拆匾。

“董老板……你可想好了……”张毅城战战兢兢的把瓶启子递给了董老板,“万一啥都没有,您可千万别埋怨我们……”

“怎么可能埋怨你们呢……反正是砸背面,不耽误摆着就行……”董老板一笑,握着瓶启子噗哧一声便把匾背面砸漏了,“呵呵,还真是空心的……”

注解:

1一担挑:北方对姑爷与姑爷之间关系的俗称。(未完待续)

太平邪云 第三十七章 杜氏遗札

没戳几下,残匾的背面便被董老板戳出了一个约么有火柴盒大小一个窟窿,只见这匾里果然藏了两页叠成了豆腐块的信纸,其中一页写满了字,似乎还真是杜文秀的遗书;而另一页则画了一副路线图。

其中手书内容如下:

想我书予天王之信尚未送出,却闻天王圣陨之噩耗,惊哉,叹哉,惜哉,痛哉。今纵观天下,天王陨,义王劫,英王逝,复初、云峰变,怜天下谁人可为知己耳?

天王陨,则国运尽,是为江山之气数也。众王薨,则星火熄,是为苍生之不幸也。同志异,则心志绝,是为我之悲怆也。

志绝则无苟活之趣,大丈夫立于世,岂能为功名利禄而偷生呼?遂差死士藏天王予我之珍宝于点苍,若后代得我之志,解我之悲,会我之意,且破匾得图,尽应取宝起兵,誓以革命满清、救民水火,以承天王之遗志,了我未尽之余责。

大概意思是说:

我写给天王(洪秀全)的信件还没送出,便得到了天王的死讯,真是太tm“吃惊感叹惋惜悲痛”了。纵观天下,天王挂了,义王(石达开)也遇难了,英王(陈玉成)早逝了,马复出、马云峰(即马如龙)叛变了,天下还有谁是我的知己呢?

天王挂了,则国运已尽,是(太平天国)江山注定的气数;所有(能打的)王都挂了,则(起义的)火种已经熄灭,是人民的不幸;而(革命)同志个个都叛变了,我(起义的)心气也就没有了。这是我自己(人生)的悲哀。

连起义的心气都没了,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大丈夫活在世上,不能为了高官厚禄而苟且偷生,所以便派敢死队将天王送到我这里的宝贝藏在了点苍山上。如果后世子孙拥有与我一样的宏图壮志、了解我的悲伤、理解我的心思,而且从匾中找到了(藏宝)图,就应该用这些珍宝招兵买马继续造反,立志推翻满清统治,救万民于水火,以此继续天王未完成的事业。也算是替我去完成余下的使命。

“看来这哥们到死都没忘了扯旗造反的事啊……”看着这封所谓的“遗书”,张毅城也是无奈一笑,按信上所说的,这杜文秀投靠太平天国,似乎并非像童国虎所说的那样是为了抱团取暖。而是傻乎乎的真把洪秀全当成革命同志了,看来这哥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