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远干脆对此类症状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怨介”的结论,所谓的“怨根”,指的就是触发前世残留怨气的一种介质,虽说在没有“草度”的年代,那些像吕固一样怨气没散干净的魂魄比比皆是,但却不是每个都会显现出症状,之所以吕固会犯病,原因是买马,这其中,马的角色便是吕固犯病的“怨根”。最后,许石远还为此类症状起了个笼统的名字叫“犹昨症”,正所谓“愿若犹昨,须以昨解。”意思就是说如果怨气是前世带来的,便要针对前世的渊源进行破解,这里的“昨”并不是指“昨天”,而是“昨世”。
“并不是每匹马都是‘怨根’,吕固身为县丞,家里自然不只一匹马,之所以新买的马匹能成为‘怨根’,很可能是这匹马与其前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杨庆胜道,“而事实很有可能与许石远推断的一样,那匹马,就是摔死吕固的前世薛谭的那匹马转世!”
“您的意思是,冯向京和那吕固一样是害了‘犹昨症’,而那把日本刀,就是冯向京的‘怨根’?”张毅城问道。
“以现在的情况看,便是如此!”杨庆胜道,”此症全因机缘巧合,自古罕见,许石远的处理手段是先天六十四卦结合史书古籍加以推断,我可不会先天卦,也没有古书,我能给他冯向京确诊,就是因为那段孽债就是我老杨家的家事!”按杨庆胜的看法,冯向京跟汉朝的吕固一样,也是因为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遭遇了“怨根”从而触发了“犹昨症”,而冯向京本人,有99%的可能性就是自己养父的养父杨钊的“转世灵童”。
注解:
①本本竹治:地处犍为郡僰道县(今四川宜宾附近),五斗米道所建立的24治区之一,各治区设立道官祭酒,以教化道民。
②扎偶:即附有符咒的草编人偶。
③薛谭: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战国时秦国著名乐师,相传是乐律大家秦青的徒弟。
④怨胎:即魂魄带着怨气投胎。此类胎儿往往一出生就是怪胎或疯癫。道术认为,魂魄怨气过大往往不能投胎,但在一些人为干预或特定的自然情况下,有怨气的魂魄也存在投胎的可能性,此类非正常投胎,便容易投下“怨胎”。
第十三章 断 刀
“如果真是那样,冯向京的症状如何解决?”,张毅城冷不丁想起了冯向京挥刀砍自己的举动,心说难不成我是那个跟林学义比武的日本鬼子转世?
我勒个去不会那么背吧?”您知不知道当时杨前辈磨刀,究竟是想砍谁?”
“来,跟我来!”杨庆胜并未回答张毅城的问题,而是拉着张毅城进了里屋,继而打开了一个大躺柜,一通翻箱倒柜之后,只见杨庆胜从躺柜最底层拿出了一个红布包,打开布包,里面竟然是半截断刀,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当初被日本刀砍断的那把。
“小伙子,你来看!”杨庆胜指着断刀的茬口,
“这茬口很糙,不是被砍断的,而是它自己断的!是小鬼子的刀砍上去之后,被震断的!”
“哦?”张毅城走上前,用手摸了摸茬口,确实麻麻扎扎的,
“怎么会脆到这种地步?都快赶上裁纸刀了?”以张毅城所掌握的知识而言,在战国时期,冶铁与锻造技术曾经十分发达,但因为一些传统观念的桎梏导致这些高超的技艺渐渐失传,到了宋元时期,大部分民间匠人便只剩下打菜刀的手艺了,宋元后期的民间工艺打出来的刀剑,鲜有精品问世,尤其是对兵器刀锋刃口的处理工艺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倒退,一把刀在战场上砍不了几下便会因为卷刃甚至断裂而失去杀伤力,以至于后来干脆出现了
“锤”、
“锏”这类完全靠重量砸人的近战兵器,砍不死你,爷砸死你。不过话虽如此,一些较为高超的冶炼及锻造工艺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