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4)

通,二来,这山坳从地形上是个大“漏斗”,而这片碎石区则正是“漏斗”的中心点,整个山坳的阴气都往这一点上聚,倘若地下真要有个岩洞溶洞什么的,在此处开一个“天窗”露了天,阴气长年累月的往洞里灌,想不成“寒骨洞”都难啊,况且在“八仙镇妖”的故事中,赵金舟的尸身不宜远程运输,由此推测寒骨洞应该就在湖北境内,从这一点讲,娘娘山的地理位置也与传说相吻合……

“莫非……”想到这,张国忠心中不由得一动,按传说中的说法,那个疑似朱允炆的“言尚道人”的去向与寒骨洞有很大的关联,找到寒骨洞也就找到了“言尚”,就找到了朱允炆,而在“黄仙”的遗诗中,找到了朱允炆,也就能找到苏铁力的下落,莫非真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连晨光老道都不知道具体位置的寒骨洞,竟然能让自己如此误打误撞的碰上?

“半仙啊,咱……还往下挖不?”李震想继续搬石头又有些犹豫,“您能不能给我个准话,这事和我家里那些事到底有没有关系?咋破解?”

“先不要挖了!”张国忠一摆手,“先回去,我要去一趟武当山!回来再作打算!”说实话,此时此刻,虽说张国忠也想继续往下挖以探究竟,但转念一想还是先算了,自己此次出门什么厉害家伙都没带,万一脚底下真是传说中的寒骨洞,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挖开肯定是要捅娄子的,且不说传说中的赵金舟赵大侠,哪怕随便是个被阴气漩涡卷进来的小鬼小怪,借着这山坳子以及下面寒骨洞的阴气,都够自己喝一壶。想挖洞,虽说不一定非要手握巨阙,但至少也得是把像样的家伙式啊……

“您……去武当山?”旁边的扬舟也是一愣,“那刘倩两口子的事怎办?”

“都是一档子事!那两口的坟地不用去了,可以肯定就是水的事!”按张国忠的推测,如果寒骨洞真的就在脚下的话,百丈池的水肯定是通过暗道从这寒骨洞引过去的,很可能是后世某些人发现了这个阴气冲天的寒骨洞,为了避免祸害乡里,才修了暗道和百丈池以做“泄煞”之用,水是怨气的良好载体,养鱼池从百丈池抽水,势必也会聚集一定量的怨气,虽说此时一切都是推测,而且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只有刘倩夫妇在养鱼池中送命而其他人却没事,但已经基本可以排除坟地存在问题的可能性了。

建文迷踪 第三十四章 喇叭翁

一路上,张国忠想来想去都觉得整件事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首先,那个黄仙留诗说找到建文帝也就是朱允炆的去向,就能找到苏铁力的尸体,而在“八仙镇妖”的传说中,朱允炆最后的去向与“寒骨洞”有关,也就是说,找到寒骨洞,就能找到朱允炆,就能找到苏铁力的尸体,但以目前的状况论,寒骨洞、朱允炆、苏铁力这三样似乎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首先,小山坳里一没古墓二没房子,朱允炆在哪?难不成也在寒骨洞里羽化了?除非那小山坳底下根本就不是什么寒骨洞。

其次,不论那个小山坳下面是不是寒骨洞,苏铁力的尸体都没有理由出现在湖北啊,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把一个平头老百姓的尸体跨省运输?用意何在?目的何在?

越往下想,张国忠脑袋越乱,看来只有挖开那个小山坳一探究竟了。

武当山,复真观。

见到张国忠,晨光道长也是很不好意思,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所谓寒骨洞的消息还没有任何眉目,听说张国忠自己找到了一个疑似寒骨洞的地方,晨光道长也是不大相信,但不信归不信,找到点线索总比你这啥也没找到的强?

听说张国忠想借一把像样的家伙去探秘那个疑似的“寒骨洞”,晨光道长也是一脸的愁容,古往今来,武当山的历代高人拥有神兵利器的不在少数,但按武当山的规矩,在这些高人羽化归仙的时候,其随身兵器是要与其金身一起入葬的,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