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真让她不满,她还不一定做出些什么事。
更何况,那些官员们,都从心底里没瞧得起这公主。
她以为捏着把柄就能制衡他们?
笑话。
只要他们这些大臣联合起来,说公主是构陷污蔑。
那些所谓的证据,真的也只能是假的。
毕竟公主之上还有皇后,还有太子。
公主如今越是嚣张,等日后越会被清算。
他们有无数种办法离间皇后太子与她的关系。
转眼十日过去。
思敏公主和何时慢还没等到魏书发难的消息,皇后先派人送信出宫了。
展开信纸,一笔一划都在问她何时离京,去往封地。
之前还说好,让她把四皇子身世查明在离开。
如今已经急得,让思敏公主把证据交到她手里,她自己会派人去查。
这么等不及,应该是听闻了思敏公主暗中联络群臣之事。
思敏公主把信纸扔到了火盆中。
火苗呼的燃起一缕明火,转瞬又灭了下去。
明明灭灭间,信纸化为飞灰。
许多东西,也跟着一起灰飞烟灭。
窗外忽然起了风。
恐有大雨将至。
第二日一早,果然有大雨倾盆。
秋末的雨水,裹挟着浓重的寒气,落在人身上就是一片冰凉。
早朝上,也是一样的冷风瑟瑟。
五品以下的官员缩脖端腔,恨不得扎进地里面才安全。
实在是风大,浪更大。
早朝开始,就有大臣要替公主请赏。
说公主蜀地赈灾有功。
请赏就请赏,偏偏还要夸大其词的赞扬公主的美名。
说的她仿佛救济苍生的下凡天女,是真正得天命之人。
眼看着皇上的脸色难看的可怕,还仿佛看不见一样继续的说。
礼部侍郎居然还提出要改立太子。
开辟大齐先河,立镇国公主为太女,定能让大齐海晏河清。
皇上终于是怒了。
他们眼里,哪里还有他这个皇帝。
好像巴不得他立马咽气,好把皇位传给别人。
五品以下的官员朝中占据多数,但早朝上,基本就是看热闹的。
他们对时局做不出什么改变,只能是跟着胆战心惊。
而三品之上的官员,却是首当其冲。
魏书不在,提出立公主为太女的礼部侍郎明显是主心骨。
他年约五十,在朝堂上,向来和魏书没什么牵连,甚至都说他两人不睦。
但没人知道,礼部侍郎府中后院,可装满了魏书给他搜罗来的美人。
皇上在上头发火,而礼部侍郎视线却落在斜上方。
那里站着的,是御史大夫许大人。
本来这时,该许砚之开口了。
他虽然不久前才因为过于刚直挨了皇上的罚,但在皇上心中,他是地位也是别人比不了的。
有他一句,可抵十人十句。
只是看来,他是不会帮他们了。
礼部侍郎冷笑了声。
还好,魏大人猜到了这一情形,早有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