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得那王翠花和她娘都尿啦!立马就哭嚎着招了!”

“诶你说啊,遭他们偷走的那些红薯和洋芋,是不是能还给咱们村儿呀?”

“能还来就最好了,蚊子腿再细也是肉嘛。”

杨舒芬平静笑着听她叭,无意间,眼角瞄见院子门外还杵着个人,徐月娥不是一个人过来的。

十有八九是在借传八卦的由头带人过来要树菇。

“门外那是谁啊?”

“嘿嘿,这是咱在村里关系最好的老姐妹杜华!”徐月娥沿着杨舒芬给的话坡子,赶忙招呼人进来:

“这不是听说咱们在倒腾东西,她就也想倒腾。”

“杨大娘,要是方便的话……”杜华不太好意思跟人要东西,因此有些拘谨无措:

“听月娥说,您担心大盖帽过些时日还会再来咱村儿征口粮,咱一听说这事儿,咱心里就怕得慌。”

“不管咋的也得提前做好准备,防个万一嘛,如果真又来征,那大盖帽肯定会惦记着征好的,咱也不知责任田里的麦子能留下来多少,哎,叫人心里怪怕。”

“怕有啥用,”杨舒芬笑着接茬儿回应:

“实验田不是全刨了,不如趁着现在这功夫,想法子叫队里赶时间再种一茬儿红薯和洋芋,田里的麦子就能保住了。”

“要是那公安提前过来知会,那就在那提前把麦子当人口粮给分了,他再来收就只能收红薯和洋芋了。”

这话一出,两老姐妹异口同声地“对哦”一声。

跟她们唠了唠在后山野松林里倒腾松蘑的事儿,还有约时间一起去挖铁棍,越聊下去,俩老姐妹就越觉着。

诶咋前景越来越开阔了,原来这日子也能过得不那么紧巴的吗?

唠嗑间,知远从镇上回来了,脸色不明。

瞧见院子里有却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了堂屋,像是在琢磨啥事儿所以没注意到。

杨舒芬察觉到他身上的气场正受外来气场影响,这外来气场表和实冲。

晚饭时,知远还是闷头不语,自顾自的吃完就要起身回屋歇着去。

杨舒芬不得不对他提醒一声:

“你明儿别出门,若是有事非要出门,那就莫近金属。”

知远回头瞅了一眼老娘,心不在焉的“哦”了一声就回屋了。

他买齐新版教材之后就一直在琢磨重新上学的事儿,毕竟距离离开学校已经快五年了,五年前学的东西,现在都快忘了个干净。

不能上大学,那重新读高中也行。

以前年轻气盛,不懂同学就是人脉的道理,没法上大学之后他就一直消沉,自我放弃。

后来他才渐渐了解到一些同学的情况。

有的同学上学时跟班长关系好,而班长的父亲是改革局的干部,托着这层关系也进了改革局。

若当时他也有这觉悟就好了,可惜脑子还是不如旁人精明。

但现在学精也不晚。

他早就在镇上打听过了,镇上的公社三中可以考试入学。

学费还行,高一一学期是六元,高二一学期是十元。

钱已经不是问题,过去这三个多月里,他将药茶钱几乎全攒着了。

已攒下来整整!

伍佰元!

就是没有住的地方,但小舅说他可以暂住在他家。

第51章 知远出意外,脑袋开了瓢

清晨一大早天还没亮,知远就被家里头乌乌泱泱的咋呼声吵醒,男的女的都有。

杨舒芬提议挖铁棍和种松蘑的事儿,一夜之间就被徐月娥传遍她的亲戚耳朵里。

于是乎就结伴一起过来了,趁着距离天亮还有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