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头脑恍然,似乎是这个理儿。

“算了,妈就是过来瞧瞧你过得咋样的,你能把日子过下去就成,妈这就能安心回家了。”

朱牡丹一副苦口婆心模样,实则装可怜道德绑架。

可毕竟是自己亲妈,何花兰哪里可能只眼睁睁地看着听着。

“妈……”

“傻闺女,妈最后再提醒提醒你,”朱牡丹一步步地攻心道:

“别忘了,是你替谢家在队里出人头,谢家才能领那人口粮的。”

“这人口粮是你的功劳换来的,你当然有权力支配,辛辛苦苦弄来的粮食,却拿来养好吃懒做的小叔子。”

“哦对了,我刚瞧见你小姑子也回来了是吧,哎,又要多养一张吃闲饭的嘴……”

朱牡丹唉声叹气地絮叨,一边转身离开。

何花兰心里的秤受影响的渐渐失衡。

妈说的却是有道理,谢家刚领了216斤人口粮,这粮是自己跟建国在队里干活才有资格领的。

亲妈都饿瘦了,看着皮包骨头。

自己辛苦弄来的粮食,却是小叔子和小姑子在吃。

吃的还是白面肉馅饺子。

再说,西村也遭了灾,难道自己真能瞧着亲爹亲妈饿死?

……

次日一早,被撵到柴房里睡的何花兰,被喷香的饺子香气儿给香醒。

匆匆起床洗漱之后,杨舒芬已将煮好的饺子端到了堂屋,谢桂花吃得那叫一个不客气。

前脚塞进嘴里的饺子还没嚼两下,后脚就又夹了一个塞进嘴里。

吃的那个狼吞虎咽,饿死鬼似的,怕人跟她抢似的。

何花兰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心里渐渐起了意见。

短短几分钟,谢桂花一个人就包圆儿了整整一大盘饺子,那可是三十个饺子!

心里的意见更强烈了。

“建国,一会儿吃完饭,你去沟子里将表土给添厚些,”杨舒芬慢条斯理地吃着饺子,叮嘱着今儿的做的活儿:

“就怕蝗虫回境,地表没吃的了,就要往土里钻,表土厚些就能防住蝗虫。”

“诶。”建国往嘴里塞进第三十个饺子,点头应下。

“花兰,你也一块儿吧。”杨舒芬提议地说道。

“嗯。”何花兰垂下不满的嘴角,低着头点头,眼珠子却斜向还在狂吃的谢桂花:

“小姑子等下做啥去?”

“她在家帮我煮药茶。”杨舒芬答道。

“好啊好啊,听二哥说妈您的肺病就是喝自个儿煮的茶给喝好一些的,”在娘家有事做,谢桂花就很高兴:

“等我学会了,以后就由我来煮给妈喝。”

看她们母女俩那个母女情深,何花兰看在眼里,刺眼在心里。

轻闲活计叫她做,果然人只会偏心亲生的。

连着好些天吃饱饱的建国,浑身都是牛劲儿地扛着锄头前往北山沟子。

添表土之前,他挖了些洋芋出来瞧瞧长势。

哎哟,一把将一株连根拔起,根系挂着密密麻麻十几个小乒乓球。

建国瞧得高兴,其实现在就能吃了,但是现在吃太浪费,只消再伺候一个月,就能长得比拳头还大。

又挖了些红薯出来,红薯的长势也是喜人,因着这片地是头一回种农作物,肥力还算足,土里的红薯都已快有拳头那么大了。

“花兰,你拎筐去后边装土,你装筐,我背过来。”建国很自然地跟她分工合作。

何花兰瞧着这零散成片又连起的五亩洋芋和红薯地,表面不动声色地做活,心底里却在回荡亲妈跟她说的那些话。

想起西村也遭了灾,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