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你造的翻土车,估计这会儿还在翻土呢,你瞧,现在已经栽上一茬儿小萝卜了。”
被心仪的姑娘这么夸,知远内心又嘻嘻窃喜,又害羞的不行:“这都是高中时学过的机械原理,刚好能派上用场而已,不算啥,你没上高中吗?”
徐思思有些失落的笑着,扭头看向自己爹妈那边。
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六个妹妹、两个弟弟。
自打她记事起,老娘的肚子就没消过,几乎一两年就生一个娃儿出来。
“我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只读完了小学,再说了,还得照顾弟弟妹妹。”徐思思尽量谦虚着话音,也不想叫人觉得她是在抱怨什么。
徐思思的弟弟妹妹,把知远都给惊着了。
虽说家里娃儿多能多分人口粮,但那是从他们家的角度才有的好处。
作为大姐一旦嫁人,婆家也避免不了要被要求掏出家底去帮衬。
看他大哥就知道了,那何花兰就一个弟弟,也帮补娘家到几乎掏塌谢家。
不过他刚起的退缩只是短暂的,知远觉得自己是个有能耐的,应该能担得住。
他造木质机械的手艺好。
不过给生产队造只是白出力气,不如再造点儿出来,去别的村问问他们要不要,要的话就给一些手艺钱。
一台要个……五十块钱?不多吧?
嗯,不多!
一旦起了挣钱的心思,知远就消停不下来了。
将生产队里囤的现成木材用驴车给拖回家,忙活了一天功夫,就造出来了两辆脚蹬翻土车。
往北走个几十里就是竹林村,竹林村的西边是瓜田村,这两村早前欠了东村好大的人情。
闹蝗灾时,东村被征了五万斤红薯给他们,帮他们解决了口粮问题。
这趟用木板车拖着两辆翻土车来到竹林村时知远才知道,原来早前被强征的二十五万斤麦子,其中五万斤就是拿来扶贫竹林村了。
有了这两层交道,知远底气十足地认为竹林村生产队肯定跟我东村是关系好的。
十有八九会要自己的翻土车。
于是直奔人家的生产队,点名地打听着来到队长王得福脸前。
“王队长,我这脚力翻土车,开荒可好使了,考不考虑置办两辆?一辆只要五十块钱。”
第70章 老道士来村
知远以为竹林村跟东村会是关系挺好。
实则不然。
救济粮是吴家振以公安的名义发过来的,不是直接从东村拿走的。
“队员过来几个!这犊子居然跑我村儿来投机倒把了!”
“捆上!送去镇公安!”
“???”知远大惊失色。
……
知远因为投机倒把被抓的消息传到谢家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杨舒芬还以为知远就在镇上的公屋住下了,直到建国偶尔回村来一趟,拿些树菇和红薯叶菜干补贴补贴伙食。
谢家才知道知远并没有在镇上住。
辗转的才得知知远因为投机倒把进去了。
这年头严打投机倒把,被以这个罪名抓进牢房,便很难开脱。
杨舒芬想过去求举报的人,但又不知道是谁举报的。
于是就想到了冯祥老叔,拎了好些药茶过去当伴手礼,拜托冯祥老叔帮着说些开脱的好话。
就说知远是拖拉机厂的预备工人,只是有造机械的手艺,闲不住才造了两台,瞧瞧在哪个村能派上用场。
本意是做好事,所谓要钱也是要个材料钱而已,这是正常的交换。
杨舒芬实在会做人。
不仅买了好酒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