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不仔细。
这天黄道吉日,易家兄弟两个在铺子门前放了一挂鞭炮,铺子就正式开张了。
易家食肆在京里本就颇有名声,如今搬进了京城,采买方便,当然更好了。而左右街坊,见这户人家,岳父是当朝大官,当家的汉子又中了武举,不日也要做官,如今开了店铺,来捧场的客人竟也都是京里的大户,便也纷纷送了礼过来。
开业这日,铺子的生意,已然十分兴隆。
时日匆匆,忙里易过,眨眼就是四月,易家兄弟两个都已到了神武卫任职,每天早出晚归,按时到卫所点卯,任职办差。
这职务责任虽大,但近来太平,也没什么事,还算清闲。
易嶟和黄玉竹的亲事,也定在四月。
到了成亲这日,易峋与秦春娇作为哥嫂,尽力操持,让易嶟将黄玉竹风风光光的从下河村娶进了京城。
第141章
黄玉竹与易嶟在成婚之前已是情投意合,这过门之后,更是如胶似漆起来,小日子过得恩爱甜蜜。
易家老两口过世的早,没有公婆。作为大伯的易峋白日里通常不在家,大嫂秦春娇性子和善好相处,也是之前就交好的,如今两个人成了妯娌,更为要好起来。
秦春娇怀了身孕,凡事不能操劳,需得静养。黄玉竹便自告奋勇,主动挑起了经营铺子的担子。她聪明机灵,主意多且正,读书识字,写算皆精,又能说会道,以往就在易家食肆里帮过忙,如今再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炮制头油和面膏,是她的拿手活。每天铺子开张,有客人时,她便在前头招揽客人。生意清淡时,就在后面的工坊里做东西。
有了她的帮衬,秦春娇可谓是省了许多心力。
铺子里的营生,有黄玉竹带着宋青两口子招呼,已不用秦春娇时时在跟前盯着了。
秦春娇每日除了吃吃睡睡,就是和母亲刘氏一起说闲话,或做些孩子的衣裳预备着将来用。
她不是个能享清闲的人,这猛地无事可做,竟而能闲的心里发慌。
易峋每日里白天到宫里当差,晚上回来看着自己小媳妇那一副无聊恹恹的样子,便将宫里的见闻拣了些有趣的讲给她听,哄她开心。
秦春娇闲着无事,便托赵三旺来京的时候,带了几株葡萄秧子过来。吩咐老胡在天井卷棚下头,搭了个葡萄架子,将那几株葡萄秧子栽了下去,想着到了夏天便是一架绿荫的好景。而秋天葡萄结果时,她便能偎依着易峋,在架子下头闲坐,看着夕阳在丰硕饱满的果实上抹上一层淡淡的金粉。那个时候,她的肚子也该起来了,行动不会很方便,但易峋一定会替她将葡萄摘下来,剥皮喂给她吃。
那样的景象,想想心里就像蜜一样的甜着。
清闲安逸的日子,总是易过。
这眨眼间,就是六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