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绣只是学了点皮毛罢了。”
宋外婆一边说一边捏着针线在破布上来回穿梭。
虽然她上了年纪,但毕竟功底还在那儿摆着,很快就绣出朵小花儿来。
姜如安听得十分认真,在每个世界穿梭时学习到的技能都是能够被累积的资本,她在现代世界时接触过刺绣,只不过那会儿大多都是机器刺绣,传统的人工刺绣已经十分稀少,现在能够有机会学习到,当然得听得仔细。
“双面绣就难咯,花得时间也多,我记得我年轻时带过来的一条被套上就自个儿绣了个双面的鸳鸯,我去找找看。”宋外婆精神头十足,拉着姜如安就往屋里走,在床底的木柜里翻出一条大红色被套,正中心绣着两只鸳鸯。
外婆把被套翻过来,另一面则是两朵异常漂亮的牡丹。
姜如安看得两眼放光,眼眸亮晶晶的,上手摸了摸赞叹道:“真好看。”
宋外婆笑容颇为得意:“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当然是好看的。”
外祖俩对着刺绣聊了好一会儿,等到饭点,地里上工的村民们下工,几个舅舅舅妈以及姜宏伟跟着回来了。宋外婆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只可惜唯一的闺女在十几年前病逝了,她和老伴跟着四个儿子一块儿生活,这一家子为人都敦厚老实,生活在一起十几二十年,基本上很少会产生摩擦。
“安安,好久没见,出落得越来越好看啦。”宋大舅妈乐呵呵地夸赞道,看到她手里拿着针线,哟了一声:“跟你外婆学刺绣呢?正好,好好学啊,免得妈老说咱们笨传承不了这份手艺。”
宋外婆笑骂道:“安安可比你们几个聪明多了!”
宋大舅妈也不生气,回了一句:“那你们学着,我们先去煮饭。”
姜如安父女俩来的时候不仅带了肉,还带了米粮,宋家人口多粮食本来就不够吃,他们上门也不能给人带来困扰,便自个儿出钱票带上粮食,顺便给外婆外公他们加点肉餐。等到饭菜快好,宋外公总算是回来了。
宋外公看起来颇为儒雅,他年轻时上过私塾,有点知识文化。
“宏伟和安安来了?”宋外公看起来非常高兴,脚下步伐都加快了些,进院子上下打量着姜如安,满意地点点头:“安安长大咯,和小苏越来越像了。”
小苏是姜如安生母的小名。
她担心外公外婆会因为伤心情绪坏了身体,连忙笑眯眯地岔开话题,说:“是啊,我成大姑娘,都可以自己上班挣钱了,我爸在纺织厂给我安排了个工作,已经做了一年转正了,等我以后放假休息天天带好吃的过来看你和外婆,好不好呀外公?”
“在纺织厂工作呢?真好,一个月工资起码有几十块钱吧?”宋二舅妈有些羡慕。
乡下地里刨食干活的他们可是太羡慕在城里拥有一份工作的城里人了,他们一个月赚的工资,可比他们在田地里干一整年的活儿赚得还多呢!
宋二舅瞪了她一眼,转移开话题:“宏伟带了酒啊?正好,今天咱们哥几个好好喝一杯,来来来,傻站着干啥,进屋里坐啊!”
大家在堂屋入座,姜宏伟带了几瓶酒过来,和宋家几个儿子说说笑笑。
饭菜并不丰盛,姜如安带来的肉全炒了也就只有那么点,再加上两盘青菜和咸菜,饭呢则是稍微浓稠些的红薯稀饭。宋外婆给她还有姜宏伟舀了满满一大勺,自己和宋外公碗里几乎见不着几粒儿米,全是红薯,几个舅舅舅妈碗里红薯和米饭一半一半,毕竟他们下午还要去地里干活,得吃多点才能有力气。
还是能够看出来宋家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贫苦,这也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更穷的人家甚至到现在都还在挖野菜啃树皮,相比之下宋家已经算不错了。
姜如安看着碗里的红薯稀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