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子上跪下,“奴才给太皇太后请安,给皇贵太妃请安。”
入画取了西洋眼镜呈上来,太皇太后捏着脚架子说,“道儿上开脸的那个?叫我瞧瞧。”
宝楹道是,缓缓抬起头来。还没等太皇太后看明白,定太妃咦了一声,“和锦丫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太皇太后忙眯眼看,等看清了,心里登时哇凉一片。皇帝疯魔了,还是撒癔症?这是个什么?挑来拣去的找了个替身?还顾不顾脸面了?
定太妃摆弄着炕几上的竺如意说,“母后,您快瞧瞧,像不像姐俩?”
第八十七章 边声四起
太皇太后不太满意,撂了手里的眼镜哼了一声,“混说!我瞧着一点儿也不像!锦书眼睛大点,嘴唇也厚些,还有那颗痣,”太皇太后指着宝楹的嘴角,“你瞧仔细喽,锦书没痣。这痣学问深,有和没有区别大了,就跟风水似的,多了一棵树,满盘的格局就变了。”
大伙都听出了她话里的不痛快,不好说什么,都憋着笑。倒不是太皇太后上了年纪迷上相面了,众人都知道她的心思,她是恨着呢!恨一个还没料理完,又来了个影子,皇帝对着她,无时无刻不念着锦书。锦书就跟鸦片似的,甭管他是珍珠泡、栗子包、还是老牛眼,总之抽上一口,一换边儿,再抽一口,得!瘾更深,戒不掉了!这么下去多早晚是个头?还以为皇帝终于想明白了,要换个人疼了,结果呢?换来换去,换汤不换药,白高兴一场!
“你起来吧。”太皇太后无可奈何,“老家姓什么?哪个旗的?”
宝楹谢了恩回道,“奴才老家姓董,汉军旗下人,家父是包衣护军参领董河。”
太皇太后沉吟道,“包衣参领,是个从三品的武官吧?”又问皇后,“眼下汉军旗下的都是太子的包衣?”
皇后站起来回道,“万岁爷整顿旗务,端正上下名分,汉军旗和商旗、角旗都归置到太子那里了。”
宝楹趁势也道,“回老祖宗,太子爷正是奴才们的正路主子。”
太皇太后迷迷登登如坠云雾,只在心里大呼造孽。太子这是干什么?李代桃僵?弄个替代的糊弄他老子?皇帝什么样的人?是随便就能应付过去的?看着吧,回头且有得闹的,他们爷们儿各怀心思,算盘珠子都拨得噼啪乱响,到最后落个父子反目的下场,这是大英的祸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