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

如果常浩南不是投的航空学报,如果他没有碰巧成为审稿人,那等他看到正式发表见刊的文章最早也得三四个月以后了。

而林毅春则轻轻摸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才抬头问道:

“说起来,杜院士应该已经退居二线有几年了,他手里应该没有正在进行的总体设计了吧?”

卢育英有些发懵地点了点头:“应该只有一些跟子系统相关的纵向课题。”

“所以你说的这个天才,目前并没有一个足够广阔的舞台让他展示自己的能力,没错吧?”

这个时候卢育英再怎么样也明白自家所长的意思了。

这是想抢人呐。

“您是说,咱们可以……”

“你这个歼7f项目既然是咱们自筹资金进行的,那在人员安排和资金使用上面就要灵活很多,很多事情只需要知会一声就行,并不需要总公司那边的批准。”

林毅春显然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所以我们可以考虑给杜院士课题组一个大课题,50万甚至80万的那种,然后让他们深度参与到歼7f项目中来。只要有了这么一层关系,那等到后面毕业的时候,就不难把他弄到咱们所里来。”

卢育英很想说一句你们搞行政的心都脏。

但他没能说出口。

倒不是因为林毅春是他的领导。

主要是……

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办法。

另外一边,在答应了杜义山的请求之后,603所周永航那边的动作也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把“大展弦比平直翼的颤振模拟与主动控制”作为先进技术成果给申报了上去。

而常浩南的名字赫然位列完成人中的第一位。

这个宣传效果自然不必多说。

因此在从601所返回京城之后,杜义山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董事长,梁卓平。

“杜老?”

梁卓平看到门口的杜义山时愣了一下,连忙起身迎接:

“我刚刚还在看603所提交上来的这份先进技术成果呢,您这次可以说是为咱们华夏航空工业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诶,别拍马屁。”

杜义山朝着梁卓平摆摆手,自顾自地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

“那个完成人名单你应该也看了,我就是作为项目管理人在最后加了个名字。

这个成果啊,都是学生做出来的,我这把年纪的老骨头,也没必要再去跟年轻人抢什么风头咯。”

梁卓平何许人也,听到杜义山的回答之后面不改色地继续道:

“可不能这么说,杜老,那完成项目的人才不也是您培养出来的?这也是您的功劳啊。”

说话间的功夫,他又从旁边拿过暖壶和茶罐,给刚刚坐定的杜义山泡了杯茶。

经过刚才几轮对话,梁卓平已经大概猜出来了杜义山此行前来的目的,恐怕是跟对方的学生有关。

这让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过去给航空工业做配套的工厂都改制成了民营企业。

但经营这些企业的却还是以前的那些人。

这些企业为了能拿到航空工业的订单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常会有人来找梁卓平,问他能不能指定某某企业作为供货商。

以他的地位而言,其中大部分人倒是形成不了什么压力。

但如果杜义山也来搞这一套的话,那确实还是有点麻烦。

“名字排第一的那个叫常浩南的学生,是刚刚才加入我们课题组的,所以你非要说是我培养了人才,那我这老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