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投自己学校的期刊么,说出去可能会给人感觉有点水,你这篇文章,要是好好润色一下,投航空航天科学进展都没问题,有点委屈了。”
航空航天科学进展,也就是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领域内最顶级的期刊。
尽管原则上只接收主编约稿的综述类文章,但该领域资深人士投出的、具有重大开拓意义的文章也会被破格收录,可见常浩南这篇文章在杜义山眼中的分量。
后者之前考虑在最后加上自己的名字也正是因为这个,否则编辑最多看一眼作者和标题就丢垃圾桶了。
而航空学报虽然已经有了英文版,但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被sci收录,档次上确实差了一些。
不过对于常浩南来说,有了二十多年的经验加上系统的指导,根本不会太在乎论文发在哪。
能被自己人看见就行。
“没关系,我相信咱们华夏航空人的贡献,不是在论文上面体现出来的。”常浩南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发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跟自己人进行交流,航空学报在这方面已经足够了。”
工程领域的中文期刊,尤其是航空学报这种顶级中文期刊,还是有业内人员会去看的。
如果常浩南做出来的是个数学或者物理学领域的基础成果,那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发sci,因为这些领域的中文期刊恐怕连自己人都不会看……
“有这种态度很好。但该发表的东西,也不用刻意藏着掖着。”杜义山欣慰地笑了笑,他发现自己之前还是有些低估了面前这个本科生的觉悟:
“如果真有了脱密之后都不能发表的成果,那就是要写成国防报告了,到时候可以做等效论文认定,一样会算在你身上。”
常浩南没有回答,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相比于这些,他还是更期待论文的内容会引发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对了杜老师,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为了这个……”
常浩南从包里拿出一张软盘交给杜义山,后者看了两眼之后,把软盘插进了旁边的电脑里。
杜义山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对于这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并不差,电脑里面各种工程软件自然也是齐备。
“这是压气机……”
采用了大量弯掠设计之后的风扇叶片变化很大,杜义山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这个宝贝学生自己设计了个压气机叶片出来,但仔细看过之后很快发现不对。
别的不说,光是尺寸就对不上。
“这是我利用一定航空领域的设计思想,改进出来的一款风扇叶片。”
“风扇叶片?”杜义山瞄了一眼身后的常浩南:“从外面接的活?”
“什么都瞒不过杜老师您呐……”常浩南赶紧伸出大拇指。
“行了行了,少拍点马屁。”杜义山摆摆手:“我不是那种老古董,科研人员靠自己的知识获得收入,这是政策允许,也是学校提倡的,只不过你要注意,一是切莫耽误主业,二是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
“说吧,想让我帮什么忙?”
常浩南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现在想找个地方,实际测试一下风扇改进前后的性能变化,主要是效率和噪音。”
“嗯……我可以写个条子,咱们学院正好有个风扇风筒试验台,跟低速翼型风洞在一起,你可以去用。”杜义山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沓稿纸,撕下了其中一张:“不过只能等下班之后,不能耽误别人正常工作。”
常浩南赶紧把条子接过来,然后向杜义山道了谢。
“对了,小常啊。”
就在常浩南已经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