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3)

白文萝点了点头道:“是,因为担心路上太热,打算明儿天一亮就过去。”

“这也好,有什么缺的,现在赶紧跟我说,随行的丫鬟都定下了吗?”孟氏说着,想了想,就听丫鬟将她柜子里的一瓶花露水拿出来,然后递给 白文萝道:“知道你不喜欢熏香,但是那别院是在山腰处,晚上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蚊子的,到时候你若还是不熏香,就在手脚上抹点这个。

白文萝瞧着那瓶花露水,也不客气,伸手接了过来道:“多谢嫂子,让嫂子别费心了。我那边就带了木香和沉香过去,另外还有一个厨娘和两婆子。”

“嗯,东厢那的那两位,你怎么安排了?”孟氏点了点头,又问道。

“就跟原来一样,总归就是我在的时候,那边的事情也是由欧嬷嬷一手操劳的。昨儿已经跟欧嬷嬷说了,我不在时,劳她多费些神,也没别的可交待的。”

孟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这事,又嘱咐了她几句,完后白文萝就起身告辞了。

第二日,太阳还未露脸,东方初现微光之时,就有两辆大马车从王府门前出发,带着白文萝和上官锦以及数个丫鬟们往玉莲山的别院行去。

第二十八章 别院日子

约莫一个时辰后,马车就到了玉莲山脚下的万宁镇。白文萝跳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只见晨光中的小镇,人影稀落,房屋古朴。镇上的青石路,看着年岁已是相当古远,石板裂开的缝隙中冒出一簇一簇的青青绿草。这里没有京州城的喧嚣和繁华,虽镇上也有商铺酒肆等,但总透着一股悠闲宁静之感。

虽说那别院是在半山腰,但其实距地面并不远,马车穿过小镇过后,没走多会就来到一处由大青石板铺就的斜坡处,斜坡很平缓,马车可行得上去,且那坡的两边亦有阶梯供人行走。

白文萝挑开车帘,往那山上看了一眼,远远便可见那青山松柏之中,楼台佛阁雄伟壮丽。

“除了山脚下有一条通向卧佛寺的阶梯外,别院后面亦有一条路可以直通卧佛寺。每逢初一十五日,前来烧香的人会多些,不过不会影响到别院的清净,只是那几日的香火之味却是浓了不少。”上官锦瞧她往上看,便笑着说道。

“我们要在这住多长时间?”马车已经上了斜坡,白文萝便放下帘子问道。也不知是否是心里作用,一到这后,就感觉空气清凉了不少,即便眼光已见晃眼,却并不觉得有多闷热。后面跟着的那辆车上,丫鬟和婆子们都下了车,顺着两边的阶梯跟在马车后面走上去。

“你若是喜欢,一直住到年节时再回去亦可,这边冬日的雪景也是值得一看。”上官锦握住她的手说道,即便是在这炎炎夏日,她的手亦是带着几分冰凉。

终于在别院门口下了车,白文萝抬头一看,就见长长的一块门匾上,落着三个大字寤寐居。

此时山顶佛塔飞檐上悬着的铜铃,经风一吹,发出泠泠之声,绵延悠长,缓缓传至,越发显得此处清幽宁静。

不止这别院占地多少,进去一瞧,只见里面参天古树,碧竹绿影,随处可见。竹林中有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泉水,汇成清澈溪流,映着碧绿纤叶,宛若一条凝翠而成的青带。院中皆以甬石为道,道边苍苔漫漫,从中走过,只闻风声细细,溪水淙淙,使人心旷神怡,确实是难得的寤寐之所。

走完那条甬道,才见绿荫如棚,碧竹森森间,一带矮墙,一处院落掩于其中。

入了院落,进入房间,但见桌椅简单,几案澄净,满园苍翠冷色映与屋内,与王府内奢华繁复之象形成鲜明对比。

真是山中不知岁月,先前在王府的时候,几乎是一天一天数着过的日子。然道了这后,日日听那晨钟暮鼓,一晃眼,竟就过去了半个月。来了这边,上官锦依旧有他要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