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几个男知青那边也不遑多让。

小队长教怎么打水,几个新知青一个木桶甩下去,不见水进来,只一只木桶飘在河水上面,慌忙间自己还差点甩的掉下去。

再要么就是别人帮打满两桶水,知青们挑着扁担一时半会儿挑不起来,要么就是颤颤巍巍地挑了起来,等到地里两桶满满当当的水晃得快洒完了。

此时,恰逢杜小莹挑着两桶水,脚步稳健如飞,从几个男知青身边经过。

几个男知青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这....也太厉害了吧!”

“这大姐力气业太大了!”

牛二红拍着大腿,“俺滴个娘嘞,这城里娃娃咋这么娇气呢,提桶水也提不动。”

“真是白长那么大的个头了,还不如我闺女呢....”

杜小莹瞥见几个面皮涨红的知青,说了句公道话。

“人家刚刚下乡,来了不得适应适应啊,就说那知青点的张云知青,刚来不也是啥也不会,力气小得跟猫似的,

现在人家不也干得挺好,跟咱村里人也差不多。”

“也是,啥都得慢慢来。”

“就是等抢收的时候别拖后腿就行了。”

杜小莹接收到几个女知青投来感激的眼神,笑了笑。

说来这几个知青,最大的也不过才十八岁,比她家大丫大不了几岁,在她眼里就是几个孩子,只要不作妖,能把一把就帮一把。

天气干热,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下工的时间。

晒谷场人头攒动,吵吵闹闹。

“两个工分。”

已经累得脸色嘴唇惨白的几个女知青一听,累死累活的干了一天,才挣了两个工分,简直欲哭无泪。

大队长听了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只叹了口气。

“小莹,走了。”刘大脚见小队长给自己记了十个工分,才眉开眼笑地跑了过来。

“小莹,别看我没念过书,但我认识10。”

杜小莹哈哈大笑,“咱刘黑妹同志不愧是咱大队的铁娘子,拿满工分拿的都只认识10了。”

刘大脚咧嘴大笑,“哎呀,你快别打趣我了,说的你不是满工分一样。”

两人说笑着走到了河边,脱了脚上的鞋子,往河里走。

“唉哟~”刘大脚半弓着身子,捞出背篓,惊呼出声,“嚯~好多鱼。”

杜小莹把背篓里的活蹦乱跳的鱼儿倒了木桶,重新把背篓给放了回去。

“妈,我和妹妹们上山去了。”说话瘦高的小姑娘,正是刘大脚家老二,15岁的月芽。

两家俏生生的六个女孩子,得了允许,一阵风似的跑了。

....

回去的路上

刘大脚高兴的合不拢嘴,“小莹,多亏你教我弄这小鱼,这段时间我家几个娃明显小脸都好看了,连带着我公婆身体都好多了。”

杜小莹嗔怪的瞥了眼,“赵叔赵婶身体怎么样了?”

刘大脚叹了口气,“自从我家庆来没了,二老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再加上几个孩子小,有点啥东西也不舍得吃,就想着孩子们。”

杜小莹上辈子经历男人孩子先后离世,历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更知道一个女人抚养带大孩子是多么的艰难。

“你也别想太多了,如今的日子比早些年好太多了,你家山子兄妹也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她这话一点也没掺假,上辈子同样是守寡带着几个孩子,刘大脚后来被几个有出息的儿女接去了城里享福。

“我就盼着娃以后有出息,将来我下地下,见了我家庆来也